【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在天台上

风中奔驰 



那个黄昏,接近暗夜,我一个人在天台上看天色是怎样地暗下来。我寄住的地方
是一幢七层的商品楼。和天空无声地对话,仿佛我是世界最后一个孤独者。我却
想,暗夜是怎样以一种尺度来占有我们的空间?暗夜诠释我们内心孤独的东西是
怎样的一种境界?那一刻,我把这天台视作是钢铁和商业之间的一个余地,一种
喧嚣背后的乡土,而我则是这里的一片稻秧,甚至是稻秧里一只鸣叫的青蛙:我
进入梦的田园,进入宁静,把无穷无尽的蛙鸣送给痛失故乡的浪子。 


用目光抚慰天空,抚慰四周,抚慰我内心的隐痛与渴望。一刹那,我惊讶,我看
见一个坐轮椅的少女也在另一个天台上看着天空。她瘦弱。她穿着一袭白裙。我
很惊讶,她仅仅是一个人。这乍然出现的风景,仿如一道闪电切进了我的身体:
坐轮椅的少女为什么要“爬”上这么高的天台张望天空? 

确切地说,恍如某种幻像,她给我的是一个背影。背影坠在黄昏的残红里:暗香
浮动,像一个隐喻,定格在一种抒情里。我突然感觉到那个少女的坚韧、幽婉、
文雅......还有忧郁、孤寂、悲悯......。某种激动召唤着我,我感到了心的颤
栗。是的,颤栗持续着。空气好像窃据了我内心的隐秘。我听见了来自冥想的风
声与雨声,一种细语逼近我,逼迫我。一种稻秧的拔节声在肌肤上滑动。一种眺
望穿透了尘埃。...... 

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这是心灵与感觉的一种不同寻常的状态。所有的注视,
所有的呼吸与想象都涌向她的身上。我仿佛坠入梦境,坠入精神的奇遇中。天色
暗下来了。她依然一动也不动。她张望什么呢?是天空,是城市的风景,还是内
心的风景?...... 


张望。我喜欢这个词。──并非东张西望,而是在这空旷的世界你张开内心的翅
膀辽望一切。就像生命的锋刃闪烁着某种颤栗,梦想的火花闪烁在道路的前方,
我们簇拥真挚,和激情一起前进。 

很久以来,我们早已远离了这种张望,远离了宁静,远离了沉思和忏悔。我们早
已患了谎言癖和人格分裂症。声色犬马,醉生梦死,我们不断地追逐着世界的糜
烂与极欲。我们瘪进了自己的卑劣与虚伪。我们面目模糊,无法真实,无法言爱:
也为此负荷着越来越多的孤寂、迷惘和失落。而这个黄昏,我却在偶然之中闯进
了一个坐轮椅的女孩的风景中。我仿佛寻找到一种“回归故园”的途径:开始是
对她的惊讶,现在是为我的孤独与真实而加冕。我仿佛由此看见了火焰。 

她很沉静。以一种姿势固定了我的视野。我甚至看不到她的脸庞。我之所以说她
是一个少女,是凭感觉。我甚至觉得她是一个聪颖而美丽的少女。是的,我看到
了一种美。一种美诞生在她的身上,也摇曳着我。如果说伍尔夫从偶然间瞥见一
个墙上的斑点而任意识无限流动。那么此刻我逮逋到一种美的颤栗。啊,一种美,
一种充满新鲜的闪光,一种精神上的颤栗。此刻,我真想走到她的身边,和她一
起感受这空旷的黄昏与暗夜的来临。或者,我轻拥着她肩头,将我无限的爱意与
呵护放在她的身上。......所有的想象,所有的向往,其实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
温情的流露:生命有爱才不致自己枯竭,我的全部需要是有一点爱情,一点面对
世界的温暖,天天有,每天重合着,就像歌声飞扬着:那怕我明天离开这个世界,
我也会死在你的怀抱里.......此刻,我为我的孤儿般的存在而忧伤:谁吞噬了
我的锐气与激情、爱情与生活。就像一个女作家发出的尖叫:“这个城市太冷漠。
没有爱情我们活不下去。”凄怨而忧伤的尖叫。尖叫覆盖着道路:“道路要死亡,
被砍伐成清晰的视野”。──此刻,坐轮椅的少女,你的内心会不会如此震颤,
如此渴望至上之爱的芬芳:我们无邪的眼睛何时与爱情肝胆相照? 

或者。她也是和我一样,一个耽于文学和艺术的理想主义者,渴望一种远离束缚、
心智健全的飞翔。啊,飞翔。我们热爱飞翔。人永远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和浪漫主
义的高度来渴望飞翔。然而,她却被束缚在轮椅之上,那钢铁和尺寸之地的轮椅
之上。就像渴望飞翔的鸟儿被禁锢。就像物质将我们重重围困。 

谁愿意陷在被禁锢的国度?给我翅膀吧,一种声音在燃烧──正确的路是通向生
命,通向阳光的那一条。一个人不能永无止境地忍受寒冷。(加谬)──是的,
声音来时,我们听从仿如神灵的召唤,一种内心的飞翔冉冉上升:就像在词语里,
以艺术的名义,我们与城市物质对峙,与平庸、麻木、媚俗的写作对峙,从呼吸
到心脏,我们抵达了锐气、激情、良知、思想、梦想.......。 

是的,面对词语,生活无限。我曾经那么崇尚写下《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他
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去寻找写作的冲动,从而认识现实。我深深认同一
个文友所说的,人生于世,应该有一种高贵的信念撞击我们的生命,是真的男儿,
就应像鹰,搏击长空,收集沧桑,超度苦难,这悲壮的执着注定了我们无期的流
浪,苦苦追寻生活之源,体验独特的生命。 

现在,这个坐轮椅的少女会不会有这样的体验? 
呵,这一个,同一个。来自一个人,来自我自己。来自尖叛逆、沉静和热爱。来
自永远的思索、想象和写作。...... 
呵,这一刻,让我们内心搬运了城市, 
让我们的前额梦见了火焰──那悬挂的天空模仿了时间:在黄昏切入暗夜之际,
我的手摸到了宁静,纯粹的思想,和一个背影不绝的少女。此刻,我倾听与叙述:
仿佛捧起一个天使的幽香,这空气中回应田园的蛙鸣,以及某种凭吊的意味,我
竟觉得幸福又颤栗。 

呵,一个坐轮椅的少女。一个在七层楼的天台上的背影。一种厄运。一个理想国。
一首《迷宫》。一种颤栗。一种精神指向。......犹如一条蜗牛留下粘液的痕迹
那样清晰。犹如博尔赫斯双目失明时所感受到“无法忍受的光芒”: 

“在黯淡的灰尘中我辨出了 
我所害怕的足迹。空气 
在凹面的黄昏带给我一声叫喊 
或一声叫喊的悲凉的回声。 
我知道阴影里还有一位,他的命运 
是磨尽那些编织又拆散了 
这座地狱的漫长寂寞, 
是渴望我的血,吞噬我的死。” 

呵,光芒,无法忍受的光芒。 光芒穿越黄昏。穿越阴影与叫喊。穿越血、 
死与热爱。...... 

我热爱那个少女的背影。一种美闪烁在那里......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