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书商与桔梗

·桔梗·

  河北大学出版社副总编韩建民在江晓原教授主持的“科学·历史·文化”网站
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亲近科学:从科学史开始》的书评吹捧吴国盛教授的《科学的
历程》。韩副总编在文章的最后说:

    前些时候,《科学的历程》新版增加的最后一章,被
  人在网上扣了一顶“反科学”的帽子。不过人家对该书前
  半部分还是满佩服的,只是把这顶“反科学”的小帽子扣
  在了吴国盛的尾巴上。确实,吴国盛在本书中一直强调现
  代科学正处在十字路口上,科学的未来如何,人类的未来
  如何,是一个应该引起现代人反思的问题。在本书最后一
  章,他对科学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认为在科学成功的背后,
  我们必须注意到潜在的危险;人类通过大规模开发大自然,
  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一定的支配自然的能力,但
  也可能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

    无论如何,吴国盛并不反科学——他有什么必要要反
  科学?吴国盛并不认为科学不好,而是希望科学能更好、
  更人性。至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如果作为科学传播或科
  普出版的理论争鸣,当然也不无益处。尽管有些争论其实
  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究竟那种科学
  传播形式读者更喜欢、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
  想,《科学的历程》可能给出了一个答案。因为亲近科学
  的最好途径,可能就是从了解她的历史开始。

  我认为这是韩副总编对一些批评吴国盛教授的人——尤其对我——的污蔑。我必
须声明,我从未把一个叫做“‘反科学’的帽子”的东西“扣在吴国盛教授的尾巴
上”。我不拥有“反科学的帽子”,也从未在“吴国盛教授的尾巴”上放任何东西,
因为我不认为吴国盛教授的身上长了尾巴。如果吴教授真如韩副总编说得那样,那么
我建议吴教授割掉由于返祖现象而长出的尾巴,因为这样一个“帅哥”(韩副总编
语)假如长了一条尾巴,那么既影响形象,又影响日常生活。(此句为虚拟语气)

  不过,韩副总编在这两段文字里的逻辑与肖显静博士同出一辙,他对“吴国盛不反
科学”这一命题的论证是:他(吴国盛)有什么必要要反科学。证毕。

  这倒是与肖博士同样新奇的论证方式,不过我们全都是根据事实来批评吴教授,
而并非批评吴教授的“动机”、“心境”等等。在法庭辩论上,能说话的只有证据,
倘若有人用“我凭什么犯罪”来为自己辩护,那么只能贻笑大方。(注意,这是一个
比喻,但我否认暗示我是检察官而吴教授是犯人。吴教授的反科学不触犯宪法和法律。)

  近来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反科学文化人在指责别人以所谓“意识形态”“压制”
他们的时候,自己反而更喜欢“扣帽子”、“打棍子”这类词语。昨天我看到阎光才
博士读了赵南元教授针对他文章的具体批评后“陡然感到起一股凛然的萧杀之气”,
说赵教授“抡起他所谓正义的‘冲锋枪’一顿狂扫之后”,今天就看到了韩副总编说
我给吴教授“扣帽子”——不过我似乎还要感谢韩副总编,因为他这次还只是说我
“扣”的是“小帽子”,不是大帽子,也没有说我“打棍子”,利用意识形态云云。

  这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赵南元教授称之为“非典型逻辑”——凭什么反科学
文化人“反思科学”就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而别人具体的、有针对性
地对反科学文化人的言论进行反思就变成了“扣帽子、打棍子、抓辫子”?我说吴教
授因为A,B,C,D…反科学,于是反科学文化人小圈子里面就有人出来说:“你在扣
帽子。”我很想知道我为什么在“扣帽子”,结果得到的回答全都是别人替吴教授出
来说话,诸如“吴国盛教授不反科学因为他反科学主义”、“吴国盛教授凭什么反科
学”这样虚弱的辩护,真正实质的问题他们——包括吴教授在内——一个也不肯驳斥。
究其原因,就是赵南元教授总结的反科学文化人的“非典型逻辑”:“你是错的(坏
的),当且仅当,我看你不顺眼。”

  韩副总编说“尽管有些争论其实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这
话我认为他说对了:这些争论确实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对反科学文化人进行驳斥,对
意欲广泛传播的反科学思潮进行消毒的行动,谈不上“学术”——把“学术”二字用
在反科学文化人身上是对学术本身的贬低。在争论中反科学文化人确实存在心理问题
和情绪问题——前不久北大(反)科学传播中心的反科学文化人不还在网站上以姚文
元自比吗?连“有权势的狗咬人,丧家的狗也咬人,后者不是可恶而是可怜。”这样
的话都出现在了他们的网站上,难道不是心理问题吗?就连韩副总编也不能幸免,他
说 “前些时候,《科学的历程》新版增加的最后一章,被人在网上扣了一顶‘反科学’
的帽子。不过人家对该书前半部分还是满佩服的”。这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我何时
对《科学的历程》“满佩服的”? 

  我说《科学的历程》有个反科学的尾巴,但是我绝没有佩服《科学的历程》前半
部分,因为我不可能为吴教授花那么多精力去一页一页、一句一句的核对、批驳——
莫非韩副总编有这样一个逻辑:只要发现一个集合{a1,a2,a3……}有一个“很
差”,其他的就“天然正确”般的“很好”起来?我没有给吴教授的这本书正面评价,
相反,我认为整本书质量一般,再加上那些反科学的内容,我个人给出的分数是不及
格,根本不值得像某些人那样追捧。

  韩副总编的话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

    有位书商寄给总统一本书,希望他做个评介。总统回
  信赞扬了这本书。书商就把广告语撰写成“一本总统亲笔
  赞美的书”,结果发了大财。第二次,书商又寄给总统一
  本书,要他评介。总统很反感书商用他的话搞商业炒作,
  就对这本书奚落一番。书商收到信如获至宝,遂将广告语
  写成“一本总统大加批判的书”,结果发了大财。第三次,
  书商又寄给总统一本书,总统很生气,将书扔在了一边,
  置之不理。书商就把广告语变成“一本总统不愿理睬的
  书”,结果还是发了财。

  韩建民先生是河北大学出版社的副总编辑,也就是书商(当然,《科学的历程》
不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可惜我不是总统,没什么名气,韩副总编想借我“亲
笔赞美”这本书的打算恐怕实现不了。我说此书有问题并且拿出了证据,也不可能给
吴教授促销,不过,有些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出来说话却吞吞吐吐虚弱无力,倒是
真的。

注:我说韩建民在写后两段的时候有“心理问题”,但是请千万别来说“桔梗对该文
第一段到倒数第三段还是蛮佩服的”——说实话,韩文前面几段只不过是反科学文化人
小圈子里常见的吹捧而已。

(XYS2003042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