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是在普及科学还是在添乱

  陶世龙

  2008年7月15日,《中国新闻出版网》报道《中国国家地理》启动地震科普
全国巡展。经查,这个科普展览是7月10日在北京开幕,7月21日至24日又在广州
展出,有报道说上海也是巡展城市之一(潇湘晨报7-23),但在网上没有查到在
上海展出的报道。

  在这些展示内容中,《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 成了市民关注
的焦点,引起一片哗然,得到媒体突出报道,如:科学家对30个省级城市地震风
险评估石家庄最高,30省级城市 沪地震风险最低石家庄最高,广州地震危险度
为0.11 在全国排倒数第六位,长沙地震危险度评估全国排名第五? ,“地震风
险排名”海口排第四?等等。

  但大家在震惊之后,随即冷静思索,由于对汶川大地震的关注,公众已有一
些地震方面的科学知识,不少人发现这个排名的科学性值得怀疑,许多网友在有
关报道后留言,指出其根据不足。还有评论很严厉,认为它”一是不科学,二是
没意义,三是误导民众,实在不可取”。(地震危险度不宜大搞城市排名,舒圣
祥,2008年07月23日 检察日报)

  舒先生是注册会计师、媒体评论员,根据常识和逻辑就抓住了问题。

  主动出来讲话的科学家还不多,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地震专家和地质学家,
没有一个对这个排名认可的。

  江西省地震局的地震专家认为,北京师范大学评估报告的结论是依据3个指
标:导致灾害的强度因素(如城市近源地震等效震级)、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数
(人口、GDP、建筑抗震能力)和响应能力(疏散、救援等应急应变能力)并非
国际通用,而是由其自行拟定的标准,说服力值得商榷,而所谓“地震危险度”
这一说法,容易造成误解。(专家:评估缺乏科学依据-新华网2008-07-24 
12:14:41来源:信息日报)

  郑州市地震局赵副局长称,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究竟该如何计算,还有
待进一步论证。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证明,但这些统计数据
样本是怎么得来的,样本充分不充分、具有不具有典型性都是个问题。”(河南
省地震局很纳闷地震危险度排名不科学 怎么得来的 ,人民网河南视窗: 2008
年07月24日 07:38:55)

  海南省地震局副局长李战勇认为,截至目前,只看到一份排名的名单,没有
见到任何分析资料或者论文数据来证明这 个排名的科学性、可靠性。地震局也
未接到任何有关此事的理论研究结果,所以,目前这种排名方式,无论从自然角
度还是从社会属性上都是值得商榷的。("地震风险排名"海口排第四?商旅报 
7.22)

  太原市市地震局局长葛文军结合太原实际,认为排名所依据的这个报告与实
际不符,得出的结果是不够科学严谨的。报告中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也不够完善,
更注重数字统计,对于其他一些很重要的标准却没有作为参考,如地震产生的最
主要“元凶”——断裂带。(太原地震局局长葛文军质疑地震危险度城市排名-太
原日报7.25)而按从事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三十余年的专业科学工作者中国地震
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杨主恩所说:30个城市中,至今仍有石家庄、合肥、南昌等
9个城市尚未开展城市地震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这9个城市的评
价指标数据从何而来?(专家严词驳斥地震危险度排名 原始作者称是学术探讨
巡展不知情 7-24 杭州日报)

  或者会说,对这个排名有意见,是因为把他那里的危险度评高了。就我所见,
都是从这个排名的科学性提出有问题,不仅是评得高的在提,评得低的也在提。
上海是最低了,而将这个排名提到学风浮躁的高度来批评的,正是从上海发出的
《汶川的地震危险度是多少?》。这篇评论说得好:当今学术浮躁之风已经愈演
愈烈,学术商业化饱受诟病,教授学者偷奸取巧时有发生。汶川大地震发生不过
两月有余,以此为背景推出如此惊世骇俗的榜单,委实容易令人心生疑窦。(作者:
燕农(上海)青年报 7-23 )

  那些名列高危险度的城市格外关心,完全可以理解,如网友贾卧龙在他的博
客中发文说,在这个排行榜发布后,“一时间人心惶惶。尤其对于河北省会石家
庄的市民来说,这则消息的威力堪比原子弹降临。很多朋友听到这消息后,都表
示如果能力允许就考虑迁出石家庄,。。”“由于报道中煞有介事地声称,数十
省级城市地震风险度排名的数据,出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报告”和诸位专家
之手。如此一来,报道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似乎不容置疑,给人的第一印象更是类
似于公告式的调查研究。”(“地震风险度排名”乱发布 破坏力不堪设想 --网
友贾卧龙发博文问责)

  按说这个展览是由中国科学院战略规划局、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学院地
理所等单位主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承办,应该是讲科学,有权威。而且正因
是他们出面,大家才真当一回事。有如石家庄市民杨琳琳便因认为“专家得出结
论应该是经过科学论证的”而相信这一结果。(“地震风险度石家庄居首” 遭
质疑 河北青年报)

  随着媒体的追踪深入,这个地震风险评估报道是怎样出笼的逐渐曝光。 原
来这个排名并非出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报告”和诸位专家之手,而那个“报
告”实为该校研究生徐伟2004年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
(发表于《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2月第一期),所引用的的数据资料更是2000
年的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研究室主任刘连友教授已
表示,“这件事是媒体炒作,与我们无关。”([地震风险度排名] 网友质疑科
学性据称报告发于04年·南方新闻网)

  这篇论文怎样成了科普展览中的《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过
程尚未公开。但就河北青年报记者询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总编辑助理尹杰得到
的回答来看,是杂志社从徐伟手中拿到这一论文。和作者沟通过后,选取了论文
中很小的一部分放在文中,引用的完全是作者提供的数据。至于展览中使用的图
表是否进行过数据说明,尹杰表示自己也不清楚。”而按徐伟的说法是,当初自
己抱着学术探讨的想法,于是就把《评价》发表在6月份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中,随后,对方一直没有给徐伟当期的杂志作为参考,也没有告知关于本次“巡
展”的内 容,这让他十分不解。

  仅就报道出来这些情况,已可以判定,这个排名不是经过科学家严格论证后
的产物。

  徐伟的研究领域是自然灾害,范围很广,对地震会有了解,但不是地震学家
也不是地质学家。现代科学分门别类,隔行如隔山,特别是要做出《中国部分省
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没有各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是难以作出综合评价的,
而在这个论文变成展览的过程中,没见介绍有那些相关的科学家参与。似乎就是
承办此展览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操作,难怪有的报道标题干脆就直书为:
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排名(中国国家地理权威发布)

  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本身,似乎并未拥有这些专业的科学家。而在媒体
的介绍中,也见不到还有那些方面的科学家参与,哪怕是咨询也未见。给人的印
象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执行总编单之蔷先生就是这个展览的主要负责人,
对于这个排名是怎样论证出来的,单之蔷先生应该最清楚,应该对公众有个交代。

  我在加拿大看不到这个展览,《中国国家地理》地震专辑在网上也没找到,
仅能从一些相关报道得知,这个展览的初衷是要给观众一个科学认识地震的视角, 
力图树立抗灾减灾意识,普及自救知识。内容也比较全面,但后来似乎是被这个
地震危险度排名所覆盖了,我感到出现这种效果不是偶然的,从巡展在北京开幕
的报道来看,所配图片仅四张,一张就是“小朋友正在对照中国部分省级城市地
震危险度排名表”, 可见主办者是很看重这个排名的。

  及至目前,尽管全部事实真相并未大白于天下,但这个排名不应作为科学论
证的结果来搞什么“权威发布”,已是社会的共识。也有为之辩护的,但为数很
少,只发现几篇,其中许兴汉的《如何解读地震风险度排行榜》发在解放日报--
东方网,江西新闻网,新民网 等多处,固然有“看来这份报告在权威性、科学
性、准确性的要求上问题不大,就此而言,上榜的一些城市把它作为自己防震防
灾工作的一个参考指标,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还是大有裨益的。”这些肯
定排名的话,但说到最后,又说“不妨姑妄听之,不必非那么认真。”那么其权
威性、科学性、准确性又在哪里呢。

  春城晚报上“谈笑间”发表的《地震让我们重新学会敬畏自然》和新京报上
深圳媒体从业者毕舸的《“城市地震风险评估”虽为一家之言却是个提醒》,或
醉翁之意不在酒,或王顾左右而言他,都无法就排名这件事本身辩护,更不值一
提了。

  说来也真巧。1974年,《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的前身《地理知识》发表的
一篇文章,仅仅提了一下“山西的大同也有活火山的发现”,民间就讹传为这里
的火山要爆发了,不能安心,下地劳动没精神,还把养的猪、鸡、羊宰了,因为
火山要一爆发,不吃掉它们也全没了。当时正值文革,自然首先是做政治思想工
作,抓阶级斗争,还请了最早对大同火山做调查的尹赞勋先生去做科普,说明它
们是些死火山,不会爆发了,这才安定下来。而将 大同火山误认为活火山,是
苏联专家列别金斯基在所著《大同火山群》中,引用中国古籍《水经注》时,以
为郦道元所记煤层自燃现象是大同火山在活动所致。他 的这本书是专著,早在
1958年就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此后六年中并未引起风波,因为学界中人才会去
看,但一上科普刊物就不得了。

  想不到事隔三十四年,历史又惊人相似地重演,同一材料,发表在学术期刊
的,历时四年没有动静,一上科普展览,立马激起轩然大波。

  当然也有不同,这回没有出现纷纷杀鸡宰猪那种程度的慌乱,而且许多网民
并未等专家发话,自己就在发现和纠正错误了。还有人反过来问责:《地震危险
度排名打假 地震局不该沉默》 ---“一个非地震专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且还
是2004年发表的,为什么会在4年后的今天粉墨登场,引起人们一片混乱?从广
东“地震与思考”地震科普图片巡展上传出后,揭露这一事件真相的不是国家地
震局,而是不堪忍受排名第一的石家庄地震局。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国家地震局
在干什么,为什么不站出来说话,道出真相,而是一直选择沉默?”(作者:张
永琪,新华报业网 5.25)

  我期待科学家不要缺席。因为科普就应用科学的态度去普及科学的知识,如
果做不到,不仅无法宏扬科学精神,还会给社会添乱。科普需要科学家。科学家
缺席,马克吐温笔下那种农业报编辑,就会趁虚而入。(参阅《我怎样编辑农业
报》)

(XYS20080731)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