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也有概率不能解释的问题

  作者:华理野猫

  我记得在5.12汶川大地震时在媒体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几个人通过
一段滚石坡,山坡上不时地有石头落下滚到路上,但他们必须通过这段危险的路
段,有人快速跑过去了,有人小心翼翼地慢速通过,于是先前跑过的人问后者为
什么不赶快跑过去,后者说:其实我快跑慢跑都改变不了我在刚才那段险路上石
头砸到我的可能性,还是小心些好了,你匆匆忙忙地跑过也太危险了。大家初看
这位小心翼翼处处提防石头的慢跑者说的很是有道理,可不是嘛,在那段路上石
头不时地滚下,你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改变石头滚下的可能性的啊,身临其境还是
小心翼翼地好。

  结合新语丝上许多人提到的概率问题,作者谈一点,即某件事发生的概率一
旦涉及到时间问题,其含义就大不一样了。

  下面看个例子。

  设在一段长度为L的路上落下雨点,单位时间(1 min)在单位面积So上落下
的雨点数目为No个(模型简化可设每个雨点质量形同),另外设某人垂直雨点下
落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a。
  当此人以较快速度Va通过此路段时,其用时为Ta=L/Va。
  当此人以较慢速度Vb(即Va/Vb>1)通过此路段时,其用时为Tb=L/Vb。
  那么有Ta/Tb= Vb /Va,则Ta/Tb<1(其意义即快跑用时较短,大家都明白
^_^)。

  这里问题在于快跑和慢跑两者淋雨量是不同的:
  对于快跑者,通过这段路时其淋雨量Na=No*(Sa/So)*Ta个;
  对于慢跑者,通过这段路时其淋雨量Nb=No*(Sa/So)*Tb个;

  那么有Na/Nb=Ta/Tb= Vb/Va,则Na/Nb <1,其意义为慢跑者由于淋雨时间较
长,故最终结果淋雨量更多。举例来说,对于100 m的路段,要是某人以2 m每秒
的速度路过,其淋雨量为以音速(约340 m每秒)路过时的170倍。

  当此L路段落下的为石头时,一般来说来,其单位时间内落下的数量要比雨
点小多了,设此数目为Ns (stone)个,例如平均下来1 min内在单位面积So上落
下1个(Ns=1),或0.2 个(Ns=0.2)。那么同样的情形,以2 m每秒的速度路过
的人其所挨的石头量为以音速(约340 m每秒)路过时的170倍。

  最后结论:虽然石头在路上下落的概率一样,但某人经历的此事件的时间不
同,其受到石头砸的可能性就大不一样了,时间越短其挨砸的可能性就越小。所
以我们要注意,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被估计为某一值时,别忘了那是针对某一单
位时间段而言的。例如我说未来30天内每天下雨的概率为1%,那么未来30天内下
雨的概率就一定不是1%,也许为30%,也许为100%。意思是说可能性事件随着时
间的延长,其可能性就越来越大。

(XYS20080725)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