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熟人手术麻烦多——从张佩瑛事故说起

  作者:白衣咸饭

  感谢吉碧网友《张佩瑛死于麻醉事故的事实真相——对白衣咸饭一文的补白》
(XYS20080801)中的指正。说实话,我对这起事故没有太多的了解,没有阅读更
多的资料。以前有位中山医院的麻醉师朋友给我大致讲过,写的时候也参考了一
下网文资料,但写作过程中临时去抢救一个病人,所以没有更多地查证,造成疏
漏。但吉碧网友的及时补充,避免了以讹传讹。再次感谢!应该说,那篇文章中
的三个病例,都属于低级错误,而且无一例外发生在大医院、名医院。之所以把
这个事故拿出来再说一次,并非因为当事人的特殊身份,而是因为这里引申出一
个问题,不知道这里的临床医师有没有类似的经验:给熟人做手术,麻烦事情比
较多。

  从张佩瑛事件这个悲剧,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做个普通的子宫肌瘤,不就是
子宫切除术或者子宫肌瘤挖出术吗?在妇产科只算得上是个中等手术,在红房子
这样的医院,甚至连中等手术都算不上。现在的医生如果连这个手术都不会做,
晋升主治医生都会有难度。在老医院根本就不可能晋升。但是,30多年前,妇产
科医院竟然组成了2个手术组――妇科教授和普外科教授。说明医院是非常重视
的,而且不是一般的重视。现在我如果对某个病人的手术提前预约普外科医生,
一定是估计这个病人的病情术中会涉及到胃肠等器官的处理。反之也是如此,普
外科有时也找我们。要是邀请普外科医生参加术前讨论会,讨论手术经过,把术
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反复梳理一遍,那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
而是已经有证据表明涉及到两个甚至三个以上科室;二是病情严重但还没有严重
到这种地步,但有关方面打了招呼。这类情况不是很多,每年发生的数量以个位
计。

  既然这么重视的病例,最后却出现了最差的结果,当然得令人思考:是什么
原因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作为一个特殊人物,这个病例算是得到了彻底的调查
(尽管程序和方式上并不符合现代法制国家的要求),最后把原因弄清楚了,但
有个问题,从来没有人提上来:如果这个张佩瑛不是本院职工,如果她没有特殊
背景,如果医院把她当成一个普通患者,情况又会如何呢?答案很简单:没有以
上这些“如果”,就没有会提出全麻,就不可能会考虑找中山医院借麻醉师,就
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但历史没有“如果”。

  这里我再提供一个本人耳闻的例子。鉴于当事人和当事医院的特殊性,原谅
我把这两点隐去。有位胸外教授,兄妹共有4人,其中2人均为国内名医。这位教
授的哥哥本来在外地工作,但当地医生诊断为“食道癌”后,找弟弟处理。这家
医院的胸外科是这位教授一手建立起来的。如果这位教授指定哪位医生开,估计
就是那位医生开。但是,这位教授偏偏决定自己开,第一助手是位高年资副教授,
主治医师才有拉钩的机会。手术阵容应该不差,至少主刀医师自己是满意的。手
术过程中,两位可以说是仔细仔细再仔细,最后终于在下午把手术完成了。为了
非医学朋友阅读的方便,提示一下: 一般的食道癌手术并不要这么久。这位教授
给自己的哥哥做手术,用了比平时长得多的时间才做完。术后发生了食道癌手术
中最麻烦的并发症:气管食管瘘。结局也很最坏:死亡。前面已经说了,这位教
授家里还有位名医。没有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更没有医闹。但教授得到另一位从
医兄弟的当众辱骂和一巴掌,算是对所有的怨恨作了了解。

  由于给熟人尤其是给亲人做手术,发生这种事情的频率较高,出了事情后更
难处理,行内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医不自治”。也有医院医务科硬性规定:
医生不得给自己的至亲做任何手术。把行业内不成文规定变成了成文规定。不知
道“医不自治”这句话源于中医,还是源于西医。中医要是有这句话,很好理解。
总不能骗自家人。但在西医中,总不能用“骗”来解释。

  前几天有位亲戚生孩子。这是我行医以来,第一次有亲戚找我(老婆除外)。
本来预产期在8月8日。但产前检查时发现羊水很少,从36周起开始少。苦苦地治
疗了1个多星期,到了37周多,发现羊水更少。是继续治疗下去,还是看看再说?
征求了其他医生的意见,没有一个人认为继续妊娠下去对患者有好处,理由很简
单:出了事,你(咸饭)怎么办?的确,我这位亲戚已经32岁,算是“半”高龄
产妇,此其一;其二,她已经有过一次不良妊娠史,折腾不起。最后,我想还是
让不明真相的医生们决定:把病史和病情说给他们听,看他们怎么处理。结果大
家异口同声地说,从安全的角度看,应该剖宫产中止妊娠。有人还用奇怪的眼光
看着我说“您今天怎么啦?”

  由于大陆上的医院失去了很多患者的信任,所以现在看病,都喜欢找熟人。
如果是一般的熟人,也就算了,按原则进行处理,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
但是,有时为一个病人打招呼的,既有医院领导,又有医院职工等等,最多的竟
然有6位以上(甚至更多?)。说实话,至少在我这里,打招呼与不打招呼,处
理原则是一样的。阎王老子到了手术台上,我也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病人。说我医
德高尚那是抬举了我,说我胆小怕事倒是真的。因为我在大学里上大课,还没有
接触临床时,有位普外教授就讲过这么一段话:胃大部切除术中,最忌讳的是针
针密密缝。我们有的人(医生)一遇到熟人,就缝得很密很密,结果造成血供不
好,甚至产生吻合口瘘。我们遇到的几例吻合口瘘都是这种情况。。。。。。最
安全的方法是“把所有(熟人、特殊关系的人)人当成普通人。”

  把所有人当普通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后来在工作中,遇到的奇怪事
情还真的验证了这话:有位同事从医30多年,已经快退休了,遇到一个最要好的
朋友(也是医生)来咨询:她儿媳妇人流时发现没有绒毛,年轻的临床医生考虑
异位妊娠建议住院手术,而这位老太太随口说到:没有必要(住院手术)啊,有
了腹痛(一般异位妊娠破裂出血了才有腹痛)打电话给我。结果在这句话说完后
的第三天半夜里,患者发生了腹痛。由于怕打扰老熟人,病家又等了一位儿。快
到天亮时才打电话给老熟人。到医院紧急剖腹时,患者已经休克,后来发现出血
量近3000+mL,输了2000mL血才挽救生命。最后搞得这对医院里“穿一条裤子”
的两位医生,分道扬镳。其实,这位妇产科医生的水平并不是很差,平时给人看
病时,也是蛮按原则办事的,不知道怎么遇到老朋友、老熟人来咨询,却说出那
么有失水准的话。也正因为是熟人,这个纠纷后来处理时好难的。

  给熟人看病出现问题后,一类是默认命运,一类是闹得比一般人更凶。临床
上这类例子举不胜举。手术科室的医生给熟人做手术,容易出事,以至于有的医
生很怕给熟人做手术。为什么给熟人(或特殊人士)做手术容易出问题,有没有
什么心理学基础,不是很清楚。在这里提出来,希望有兴趣的网友(尤其是从事
心理学的)讨论一下。

(XYS20080802)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