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同仁堂的转变

  作者:小小

  “同仁堂就是中药,中药就是同仁堂”,这么说大抵没错。同仁堂始于清康
熙八年 (1669 年 ) ,恪守“炮制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
古训,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同仁堂的经营
方向似乎在发生一些变化。

  如果大家有空去各处同仁堂的专卖店转转,都会发现古色古香的柜台很大部
分都在销售各类传统补品,或者说是高级传统食品,诸如燕窝、虫草、人参、海
参等等。各类成药并不一定放在很起眼的地方。

  在产品方面,你会发现同仁堂除了中药外,各类食品、保健品不断源源推出。
光是同仁堂蜂蜜就有十几种。如果常坐飞机,几乎每本航空杂志里都有同仁堂长
白山林蛙油的广告。

  不光是吃的,同仁堂的化妆品也是进场能见得到的。前几天,甚至发现了同
仁堂的品牌美容院,看来又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据2006年11月27日经济观察报报道,“除了在营销方面的改革、化妆品,同
仁堂在产品方面的战略也备受关注。11月17日,同仁堂副总经理宋卫清公开表示,
中医药在多个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药品向保健品转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大势
所趋。”

  如果同仁堂真的能够由一个中药制造商向食品、滋补品、化妆品转型,不妨
说是非常有益的。与其死守着几百年前的“验方”,搞不清毒副作用,惹官司上
身,不如搞些吃的、喝的、搽脸的,至少是无害的吧。

  当然还不能妄下结论,说同仁堂的转变是对中药失去信心。也可能有其他的
原因,比如食品、化妆品的利润率高,中药的低;中药虽然也能治病救人,但随
着法制化的不断完善,个人维权行为和意识的提高,缺乏科学的毒副作用检验和
明示,都会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看看美国吃药吃死人,制药厂要赔多少钱。

  无论如何,一叶知秋。当同仁堂在思考它的未来的时候,中药也应该到了转
折的关口吧。

(XYS2007012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