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咱中国人为什么在意发表SCI文章而不是文章被引用?

  作者:万百千

  前周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六届文化艺术节“青春的风采”文艺汇演,除
了对舞蹈《踏歌》很有印象,也对两个很具中国科学院特色的节目有些感触,其
中一个是来自地理所的群口相声《三学子比专业》,是来自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所的三个博士生表演的相声,对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图形地理(GIS)进行了争
执,很有趣,其中的那位女博士生很有相声天赋。

  另外一个节目《我们自己的故事》则来自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更有趣。说
的全是科学院的学生才能说出来的话,和所有的大学里读博士硕士的人都会很显
著地区别开来。其中的一个细节让我很感慨,一个满是蓬松头发的女孩因为自己
的男朋友也在读中科院的硕士,就感慨道,“一个中国科学院硕士生的背后就是
一个悲伤的女人,因为他的前面是一篇SCI文章。”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可
是,他(指自己的男朋友)居然还要读博士,这不是要让自己的女朋友悲伤两倍吗?
因为他的前面可是两篇SCI文章啊!”

  听到这里,听众哄堂大笑,包括研究生院的院长们。

  不管怎样说,SCI都还算是一个很好的标准,里面基本上把最重要的学术期
刊中的80%给包括进来了,中国自从南京大学开始重视并重奖SCI论文以来,越来
越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把在SCI收录的期刊发表文章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于是,
在得知很多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也被这个SCI索引检索之后,中国学者一拥而
上,几乎在短短的几年内把这些东西统统引进了中国,于是,没几年,这些不管
是著名的Springer出版的lecture notes系列还是什么著名学会的学术论文集,
都转眼成了垃圾,很快为SCI所弃,或者将要被SCI抛弃。大家于是发现,咱们中
国人在这方面是很厉害的,能力绝对超群。

  不才我也在海外呆过几天,当时和外国人或者在外国的中国人聊天的时候,
发现他们对于中国人在高影响因子的SCI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热衷几乎到了疯狂的
地步很不解,他们自己发表文章的时候虽然也会考虑一下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但
是首先还是要考虑自己的文章到底适合在哪类杂志发表,而中国国内的学者呢,
一旦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发了文章好象自己的研究价值陡然提高了,这一点令老
外们很是不解。

  其实,道理中国人都明白:把文章发表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用它的
情况。有了更多人的引用,即便文章在并不起眼的杂志上,也并不就比那些在重
要杂志上发表却长期没人搭理的论文差。可是,被人引用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
是我们中国人往往等不了那么久,甚至我们连两年的时间都不愿意等待,所以,
还是抓紧发了就算,而不是等着别人引用了才算。

  也许这样做也有道理,有名言在此: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过,伟大的
诗人还是太浪漫了些,其实,在中国的学术界,这句话应该是“两年都太久,只
争今天!”论文印刷出来就算,哪管是否有意义和是否产生后续的深远影响呢!

  不行,我不能再在这里多说了,还得抓紧去写篇文章投牛杂志呢,别因为在
这里罗嗦而耽误了我的投稿大事。

(XYS200706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