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鄙人永远不是“教授”

  张远山

  马文华先生《提几个问题》一文(XYS20060301),误称鄙人为“教授”。
有方舟子被误称“教授”的前车之鉴,不得不声明一下:鄙人从来不是教授,而
且永远不打算是。

  八十年代“诗歌”热,不识字者也成了“诗人”,于是称某某为“诗人”变
成骂人。

  九十年代“文化”热,管厕所者也成了“文化人”,于是称某某为“文化人”
变成骂人。

  世纪之交“学术”热,剽窃抄袭也成了“教授”,于是称某某为“教授”变
成骂人。

  ——马先生,您这不是骂我吧?

  鄙人早在八十年代就深知庙堂中国之特殊国情,预知“教授”迟早会变成詈
语,所以从未打算做“教授”。鄙人开笔以来,邀请担任特聘教授、出任客座研
究员、荣任作协会员之类事情已有很多。鄙人每次拒绝时,由于每位庙堂朋友都
不知道鄙人是从不假客气的道家,因此无一例外地一再坚持以表诚意。为此我不
得不浪费许多时间精力反复拒绝,以证明决非儒家式假客气,于是把庙堂朋友彻
底得罪。与其一一得罪,不如在此敬告好心的庙堂朋友:鄙人不识抬举,终生永
不破例。不买任何面子,请勿再来打扰。

  宋丹丹总结说,好词变成詈语的例子还有“相当”多。比如“同志”原本是
庙堂中国的好词,现在若称江湖朋友为“同志”,男同胞可能饱以老拳,女同胞
起码报以白眼。于是八十年代以来,改称男同胞为“先生”,又改称女同胞为
“小姐”。现在“小姐”也已变成詈语,或许什么时候“先生”也会变成詈语。

  为何好词变成詈语,成为二十年来国人目睹之怪现状?为何伟大祖先创造的
美妙汉语,在当代中国都会变成詈语?倘若好词都变成詈语,那么国人该如何说
话?也许只有“失语”一途。“失语”原属精神医学之个体疾患,现在正是庙堂
中国之集体症状。

  行走今日中国,对年轻女子该如何称呼?

  立身江湖中国,对庙堂中国该如何言说?

  2006/3/2于上海北郊

(XYS200603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