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从“龙图腾”事件看某些媒体的职业操守

立鑫
http://blog.sina.com.cn/u/1259362182

    最近国内的网络上突然关注起了龙图腾。首先对此发难的估计是文学青年韩
寒。韩寒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加上对媒体的毫无根据的信任,再加上年
轻人难以抑制的躁动,于是有了他博客中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吴友富做的学
问》那段文字,如果这仅仅是一只普通的蝴蝶翅膀在其他时间的扇动倒也罢了,
偏偏是一个拥有无数韩粉丝的蝴蝶的翅膀,并且是在一个似乎要“大国崛起”的
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刻,于是这个蝴蝶的翅膀的扇动竟然掀起了一阵媒体和网
络上的风暴。

    汇成这一风暴的各大媒体有:新浪、凤凰卫视、中国新闻网、搜狐、中国财
经报、江山信息网、中国网、新华网、中华网、浙江在线、中安网、贵州都市报、
中国新闻人、胶东在线、金融界、文新传媒等,各大媒体几乎都卷入了这一追逐
眼球的图腾狂潮。

    然而,可悲的是,韩寒的翅膀本不应该扇动,因为促使他扇动翅膀的理由根
本就是个子虚乌有。更可悲的是,这些媒体似乎都失去了辨别真伪的最起码的新
闻理智。整个“龙图腾”事件的起因应该是来自12月4日《新闻晨报》的一篇报
道,而且事件坏就坏在这篇报道的标题上:《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
“龙”》,估计韩寒并没有仔细阅读这篇报道的全文,于是韩寒根据这篇报道的
标题发挥其了文学想象力,并且诉诸以人身攻击。通览这篇报道正文部分,并没
有一句提到要取消“龙图腾”的说法,所谓的“中国形象标志可能不再是龙”完
全是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设计的“惊人之语”,与吴有富先生毫无关系。后
来吴先生也通过媒体表达了他并无取消龙图腾标志的意思。因此,韩寒莫名其妙
地扇动翅膀实在是一个无厘头。有意思的是,韩寒所说的“非要整出动静,往大
了整,往危言耸听了整,以造核武器的心态来做学问,下场就是闹笑话”这矛头
反过来对准了自己。真是不幸!

    因此,事件的根源当为《新闻晨报》编辑(?记者)所设计的这个标题。当
今社会的不少媒体工作者,似乎陷入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疯狂状态。非得把
个普通寻常的意思表现得耸人听闻不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真实性、客观性、
公正性)完全丢掷脑后。因此,整个事件应当由《新闻晨报》记者或者编辑来承
担,与吴先生没有关系。

    如果说有人要对吴先生提出的龙的形象来质疑,我倒是有些话很想说说。

    中国人选择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对这个民族的发展并无多大好处。理由如下:

    1)龙的基本构词中,多与封建专制的帝王相联系,证据:如果一说“龙
颜”,绝对不是你我的脸面,而是皇上的脸面;一说“龙体”,也不是你我的身
体,而是皇上的身体;说到“龙袍”也不是你我的衣裳,那专指皇上的衣服;
“龙种”那当然也是皇帝老儿的后代,与你我无关。此外还有“龙床、龙椅、龙
帐、龙印、龙宫、龙子、龙孙、龙女、苍龙、龙洞、龙驾、龙驹、龙庭、龙王、
龙位、龙须、龙辇”等等。

    2)龙的一个重要属性是残暴。证据可见何新《“龙”的古音、字形考及神
龙真相》(汉字文化,2006-1),据何新的考证,龙的雏形就是鳄鱼。

    3)对作为象征帝王的龙的崇拜必然导致对帝王(所谓“真龙天子”)的膜
拜,对凶残的忍让乃至认同。这对生活在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民族的性格,
其影响有害无益。逆来顺受,缺乏血性,已经是中华民族集体性格的一大人格缺
陷。

    4)所谓龙的祥和的解释是从龙能够呼风唤雨引申而来的,只要对他顶礼,
便能风调雨顺,其背后恰恰是龙的专制。

    5)对更多的人来说,龙不是个现实的对象,不像美国鹰和俄国熊那么具体
可见,其属性和特质众说纷纭,甚至可供人任意解释(强奸?),对一个空洞对
象的崇拜,说明我们自己缺乏明确的精神偶像。

    既然龙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崇拜他?

(XYS2006121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