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继续与Wade Cheung、bingo商榷新闻伦理问题

覃杰

----------------------------------------------------------

Wade Cheung观点:【这种关于社会观点的表述基本上是可以举双手认同的。不
过,覃杰先生的文章似乎才是这种观点的最大敌人。因为您原文中,关于新闻最
高原则的观点直接与此构成抵触。】

bingo观点:【覃杰刚说了“没有一个原则是至高无上的”,下一句立刻搞了一
个“最高原则”出来。我对“我们的分歧”不太担心,倒是对覃杰自己的分歧很
感兴趣。其实新闻伦理本身正是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
像覃杰那样自造“最高原则”】
-----------------------------------------------------------

覃杰点评:我来说说“至高无上”与“最高原则”的区别。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班的张同学的身高是最高的,但也许比其它的人只高1cm,
显然大家的站在一起时高度都差不多,但这并不妨碍称呼张同学为最高的。“最
高”是在相比较之下产生的一个概念,有很强的相对性。具体到新闻行业来说,
它只是说明在众多的原则中,“求真、求实”是最高的,但不意味着其它的原则
在它面前就不值一提了,这也是我反复强调的。

    但“至高无上”这个概念就有点变化了:比如2.25米高的姚明和1.7米高的
我站在一起他大概可以称得上至高无上了,因为基本上我可以忽略了,这就是
“至高无上”。“至高无上”的概念中强调了绝对性,具有“只看一点、不及其
余”的味道。

    中文的确有点微妙,还是要细细揣摩一下的好。

    虽然新闻闻报道中有大量的原则需要遵守,但我也的确认为“求真、求实”
应是这些原则中的“最高原则”,而且这也不是我创造的(自觉没那么伟大)。
如果我们在新闻的“求真”“求实”这个问题上都很难保持一致,那就让大家保
留各自的看法吧!

------------------------------------------------------------

bingo观点:【覃杰首先应该搞清楚那件事到底是谁所为——是杨记者。新闻伦
理当然涉及到真实、准确和客观问题,但是这三点不等于全部。警察也是对社会
负责的,难道警察因此就可以刑讯逼供?“左记者”对社会负责,不能成为他违
反新闻伦理的理由。】

------------------------------------------------------------

覃杰点评:抱歉,因为我看到的报道是转贴版本,写着是左记者的名字,所以我
不知道杨记者的事情。
    新闻要求“真实、准确和客观”,虽然使用了三个词,但其实只是一个意思
而不是三个意思,而且也不知道有谁说过“真实、准确和客观”就是(新闻的)全
部?至少我没有说过。
    至于警察“刑讯逼供”则是严重违法行为,且对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益伤害
极大,这与记者在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同时透露了Robin Liu的谈话内容实在不是
同一个性质的问题,这位网友难道连这点概念“尺度”都把握不准吗?

------------------------------------------------------------

Wade Cheung观点【恰恰相反,我不但没有将“将Robin Liu的个人意愿作为最高
原则在处理”,而且在努力寻找揭露事实时兼顾个人意愿的折衷方案,我才是对
您的社会观点忠实支持者。联系到覃杰先生在文中指责我将原则绝对化以及至于
对立化、冲突化的观点。我反倒觉得您和您支持的记者的行为,才正是这种观点
的注脚。遵循你的所谓最高原则是否真的一定要不顾Robin Liu的个人意愿呢?】

------------------------------------------------------------

覃杰点评:如果说我支持透露Robin Liu的身份,那只不过是在伪造我的观点而
已!违背Robin Liu的意愿而披露他的谈话的确是这个揭露案中的一个瑕疵,对
这件事情可以做一般性批评,但我觉得没有必要上纲上线,非要把这位记者贬到
“缺德”的地步。
    至于你说你也“努力寻找揭露事实时兼顾个人意愿的折衷方案”,但从你的
上下文来看并没有这么轻松,至少你把这件披露Robin Liu的谈话内容的事情看
得非常严重,甚至于到了“践踏”了新闻的“基本准则”了。

------------------------------------------------------------

Wade Cheung观点【至少我是没有“简单的用一个是否违反Robin Liu的个人意愿
为绝对前提进行评述”的。我正是在探讨一个揭露事实的情况时,照顾其他原则
的问题。先后秩序不可混淆。新闻伦理的各个原则的权重不尽一样是可能的,但
是,刻意地忽略和践踏某些基本准则则是不可接受的。】

------------------------------------------------------------

覃杰点评:“刻意”“践踏”“基本准则”.....,呵呵,语不惊人誓不休啊!
这么看来那位记者因为透露了Robin Liu的谈话内容,真是“天理难容”啊!

------------------------------------------------------------

bingo观点:【我没有混淆。我提到“深喉”——华邮记者保护了新闻源的匿名
性——是为了论述关于一个新闻伦理原则的论点,而“深喉”是新闻教科书谈论
匿名原则时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

------------------------------------------------------------

覃杰点评:不要忘了“深喉”只是要求不披露他的身份,但没有要求记者不披露
他的谈话,否则如何揭露“水门事件”呢?我已经提醒你“深喉”身份保密案与
“水门事件”揭露案是两件事情,而Robin Liu则是从身份到谈话内容一概拒绝
披露,这一点与“深喉”案显著不同,失去了比较的基础。

------------------------------------------------------------

bingo观点:【首先,匿名消息总是意味着可信度的折扣,从覃杰牌“最高原则”
出发,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满足了“准确、全面的披露事件本身”这一“最高目
标”。

------------------------------------------------------------
 
覃杰点评:替深喉“匿名”就不能“准确、全面的披露(水门)事件本身”?什么
逻辑!

------------------------------------------------------------

bingo观点:【其次记者透露“深喉”的身份,会导致其他人不敢提供消息,其
结果是“妨碍他们全面、准确地披露了‘水门事件’本身”】

------------------------------------------------------------

覃杰点评:这个担心似乎没有什么理由!因为其它的人是否愿意提供消息关键要
看付出什么代价,至少在Robin Liu的谈话披露案中我看不到有什么代价导致其
他的人不敢继续提供消息。
    我倒觉得,如果社会的权威部分对此事一味的保持消极,进行压制的话(也
就我前文所说的客观条件),倒是会真正的伤害其它的揭露者。覃杰观点:至于
其它部分的反驳,我觉得逻辑性不强,有些甚至看不大明白,就不赘言了。我非
常主张阅读别人的文章要从整体含义方面把握作者的含义,而不是单从某些字句
上分析。

------------------------------------------------------------

为了不引起歧义,我最后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

1、新闻的最高原则是求真、求实,其它的原则并非不重要,但要注意不要“喧
宾夺主”。2、在求真、求实的同时,当然也要遵循公认的新闻伦理,只是对新
闻伦理的理解与应用强度上还是要多讨论、少谴责,不要动则上纲上线,不要把
事情提升到不合理的程度。3、我当然也认为披露Robin Liu的讲话内容是一个瑕
疵,但具体到这个揭露案看,我宽容这种行为。毕竟记者只是原话原说、没有隐
瞒、歪曲Robin Liu的讲话,甚至还将Robin Liu不要求披露这些谈话的内容也写
出,人们正是根据这个内容来批评这些记者的。当然如果该记者能够找到更好的
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那最好不过了。4、总体来说:新闻伦理其实是属于程
序正义的范畴的,而新闻的“求真、求实”则大体上属于实体正义范畴的。我也
非常了解程序正义的伟大意义,只是要记住:程序正义只是手段,实体正义才是
目的。5、考虑到在这个关于新闻伦理的讨论中,我已经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看
法,以后的讨论若无新意就茹不回复了,我不愿意陷入到纯粹的争辩泥潭中而浪
费表情。

关于杨记者的揭露报道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

A、“2月25日凌晨2时,记者的即时通讯工具Google Talk上,意外出现了一个来
自“Robin.cpliu”的邀请。”覃杰点评: 这就很清楚地说明Robin Liu是主动
约见记者,你既然主动约见记者,而且知道记者正在到处打探关于汉芯一号的消
息,那么这种谈话的含义应该是很清楚地。至于他谈话快结束时反复要求记者不
要披露他的谈话内容的要求的确很难理解,因为要求身份保密这很常见,但若谈
话内容+身份全部要求保密,那还主动找记者谈个啥呢?岂不是“脱了裤子放屁
---多此一举”?因此我猜测也许只是一种姿态吧,以便日后见到陈进也好有个
交待。B、从记者的谈话实录来看,Robin Liu是在谈话结束时才提出不要求披露
谈话内容的要求的,这和事先要求不披露谈话内容,且得到记者的承诺后再接受
采访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南周记者刘天时就是事先承诺让何柞庥事先审稿,但
事后却又违背承诺,而且稿件内容严重失真,这性质就严重得多了),而且从该
谈话实录中也可以看出该记者并没有明确的答应Robin Liu的这个要求,而这些
细节都对评价该记者的新闻操守有很大的影响,不应该忽略的。

(XYS200603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