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伪科学早有界定

  涂建华

  伪科学就是假科学,如此简单。

  但扬言“废伪”一班人却偏要说伪科学不好界定,容易造成冤假错案,这如
果不是对“伪科学”这个问题的无知,那就是故意装傻,是别有用心者的借口。

  众所周知,我国的反伪不是无的放失的,它一开始就是针对“人体特异功能”
这样的“伪科学”和“水变油”这样的伪技术。当时反对伪科学的专家学者对伪
科学的定义就是“虽然不是科学但冒充科学”者,而受到抨击的伪科学,则更加
了一个“对社会有危害”的限制。这样的观点在反对伪科学的带头人物于光远、
何祚庥、郭正谊、司马南、龚育之的言论和文章中都不止一次出现。例如龚育之
先生说:“我们反对的是‘假借科学’的名义,或者假借气功名义,宣扬封建迷
信,诈骗钱财,坑害老百姓,坑害国家的‘伪科学’。”(何祚庥:《何祚庥与
法/轮/功——1999年夏天的报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如果要说得复杂一点,则我们可以看看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克基尔大学哲学
教授,著名科学哲学家马利奥·邦格(Mario Bunge)的观点。

  1987年,《哲学研究》第四期发表邦格论文,题为《什么是假科学》,当时,
翻译者把Pseudoscience译为假科学。邦格认为,“任何一个尽管本身不是科学
却自称是科学的知识领域都叫做假科学。”

  关于“伪科学”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而当时也是有界定的。

  1844年,英国首次出现“伪科学”(Pseudoscience)概念,以指代星相学、
炼丹术、命相学和颅相说这样一些“知识”。给“伪科学”命名的年代,是这些
伪科学猖獗的年代。那种神灵作祟的盛况后来在恩格斯《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
中专章提到。

  我在《中国伪科学史》第一章第四节《科学与伪科学》(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 年)中,对伪科学特征作了如下概括:

  第一,研究者一般是不学无术者或跨学术表态者。

  第二,伪科学研究的是非常规问题,是怪问题。其中好多是真正的科学家从
未设想的可笑的问题。

  第三,伪科学理论害怕批评,伪科学技术拒绝检验。

  第四,伪科学不遵守基本的科学准则:检验则有助手在场违反“双盲原则”;
鉴定,则请自己信任的人或外行,违反公正原则;“成果”不肯公开,违反科学
无私利性原则;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己创办的报刊上,或者出书,而
不在同学科公认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以接受学术界的评议,违反学术的合理怀疑
原则。他们的成果一般是前无古人的,不需要任何已有的科学原理作基础,也不
会对其他学术研究产生指导作用,是孤家寡人,空中楼阁。

  第五,伪科学的终极目的是名利。

  自提出“伪科学”一词开始,对伪科学这个概念就有界定。虽然随时代发展
“伪科学”内涵有变化,但每一阶段的界定也都是明确的。至于甄别的困难,我
无法想象它可以成为“废伪”的理由,就像不能因为假冒伪劣商品不好鉴定就取
消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假冒伪劣”提法一样。伪科学不好甄别无非因为伪科
学不自行贴上标签也不轻易承认自己之“伪”,这正是“伪”的基本意义。如果
因为“伪”不好甄别容易造成冤假错案,那么,需要动手术的就不止一部“科普
法”了。

(XYS200612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