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田刚打破沉默 “我无做过错事”

 【香港文汇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王珏5日电】丘田之争的主角之一—中科院院士田刚
昨日首次打破沉默,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对于他是否如传闻所言为《纽约客》文章的“
幕后黑手”,他笑言:“这更是无稽之谈了,简直胡说八道!”他说,自己从未跟西尔
维亚.娜莎(Sylvia Nasar,该文作者之一)谈过任何东西,不过他并不打算一一澄清,
因为“自己是做学问的,需要静心,实在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 

 时值北京大学新学期开学,前天刚抵京安排有关事宜的田刚,在北大数学学院办公室
接待了本报记者。他强调:“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情,要是有关的指责都属实,怎么可能
还让我在数学界发展?”对于丘成桐,他说,还是很感谢他早期的培养,永远会感激
他。 

称丘成桐指控皆无根据 

 自称“从不与媒体打交道”的田氏依然出语谨慎,特别是对与丘成桐的矛盾不愿多
谈。他说:“我一直是那句话,老师毕竟是老师,不好说甚么。” 

 对于丘成桐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他“写文章错误连连,却从不修改”、“抄袭我和德
国一个数学家的著名论文”、“作为引进人才一年至少100万薪水”、“给他大笔资金
,可他全世界走,来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行踪不定”等,田刚则很明确地表示“这些
指控都是无根据的”。 

澄清没享受正部级待遇 

 他指出,他在1998年由北大推荐受聘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当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中尚未设立讲座教授,教育部特批他与其他数名有特殊原因的学者每年在内地工作4个
月。他肯定地说:“从98年到2003年长江学者聘期内,我每年都在北大呆足了4个月。
” 

 至于是否领取所谓百万年薪,他只回应说,北大去年底曾经对此作出明确说明。记者
在北大新闻网搜寻到的资料显示,田刚等人在内地的月津贴只相当于在海外月收入的三
分之一。他又澄清,从没听说自己享受正部级待遇,获得年薪10万美金外加一辆奥迪
车。 

北大数学系不可能“称霸” 

 对于他以及北大数学系“称霸”内地数学界的传闻,他更笑称:“这不大可能吧!”
他举例说,北大数学学院有个受他指导的青年学者朱小华,申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次
才拿到,“按照那个说法,朱是北大的,又做出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早就一次过关了,
怎么可能要申报3次呢。” 

被指“只手遮天” 丁伟岳:凡事讲证据

■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王珏5日电 

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痛斥内地部分身居高位的知名学者不搞学术玩权术,更有一不愿
透露姓名的内地名牌大学数学系著名教授,直指北大数学系“只手遮天”。北京大学数
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伟岳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目前所有对北大数学系
以及田刚的批评,皆是只有论点而没有任何事实论据佐证,如果对方能够举出实例,或
者找到第三方证实,完全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 

选院士北大绝无决定权 

 丁伟岳以200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为例,指出当时数学方面一共有28位院士,除去两名
新当选院士、两名资深院士以及一位远在美国的学者,共有23人有投票资格,其中中科
院10人,北大5人,复旦4人。根据选举章程,选举最终结果需要在更大范围的数理学部
内部进行,是数学、力学、天文、物理等方面所有院士一起投票,而且当选者必须达到
半数以上票数。他说:“即使是数学内部选举,北大也掌控不了决定权,更何况更大的
范围呢?” 

 对于有关打压部分优秀青年学者的批评,他表示,包括丘成桐以及前述匿名教授对该
问题的指控,都只是泛指,唯一提到的实例就是朱熹平。他介绍,自己与朱熹平认识已
快有18年,一向对朱的评价很高,记得在5年前为他写推荐信时就称他是“中国最优秀
的青年数学家之一”,同为北大数学系教授的张恭庆院士、姜伯驹院士也都给他写过推
荐信。 

“为何不去委员会申诉?” 

 丁伟岳又反问:“如果说我们操纵院士选举,中科院的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以及学部
主席团都能接受申诉,他们为甚么不去?据我所知到现在中科院未接到任何申诉。” 

北大数学系 力挺田刚

■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王珏5日电 

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丁伟岳院士今天向本报表示,田刚对北大做出了“实实的
贡献”。不是讲讲课就走,而是长期的人盯人指导,他对提高年轻人数学水平及数学人
才培养模式上,均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人盯人指导 亲带博士生 

 丁伟岳介绍,田刚在北大的工作主要是培训高年级本科生,给他们开特别课程,让他
们汇报课题以及书目,并给予指导,此外还每年在北大组织本科生读书班和研究生讨论
班。此外,田刚目前还亲自带两个博士生及4个硕士生。 

 另外,田刚还跟北大的青年教师进行合作研究,他指导的青年学者朱小华先后获得了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于去年荣获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意大
利)颁发的ICTP奖。 

丘成桐透露 或状告《纽约客》

 【本报讯】(记者 吴玫)身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数学界权威丘成桐,在办公室接受本报
越洋专访,指出《纽约客》最近有关他的文章完全不符合事实,对他构成了诋毁,他可
能考虑诉诸法律解决。 

 丘成桐与内地顶尖学府北京大学之间的争论,在过去一年半中愈闹愈大,先是丘成桐
炮轰北大的海外引进人才,包括前弟子田刚拿著“全职”薪酬,却没有尽责;接著又指
北大“从海外引进的人才,大部分是假人才”,教育部与北大则分予反驳。但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上月底出版的美国杂志《纽约客》,又将丘成桐推上风口浪尖,不仅指早前
他宣布中国学者朱熹平和曹怀东为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封顶”毫无根据,还指责丘成桐
有欲做华人数学圈权威的野心、并为此打压田刚。 

猜《纽约客》记者或受误导 

 丘成桐说,《纽约客》的文章伪造了许多有关数学研究前沿的细节。朱熹平和曹怀东
的证明,目前全世界看懂的人不超过10个,媒体记者如何能明白?《纽约客》完全是倾
倒一面的报道,也无采访持有对立论的专家,这样并不公平。 

 当被问及文章是否与他炮轰北大有关时,丘成桐称不愿凭一时气愤作出评论。但他猜
测《纽约客》的记者可能受到误导,若日后得知真相,他们一定会“feel very 
sorry(感到十分抱歉)”。 

传田刚是报道幕后黑手 

 另据内地《东方早报》引述“内地一位海外归来、不愿透露姓名的数学家”表示,丘
成桐和田刚之间确实存在私人恩怨,之前仅在华人数学圈内流传,但此次《纽约客》却
能得到翔实的私人资料并大肆渲染,唯一的解释,是田刚可能是该报道的幕后推动者,
他被那些对内地学术研究心存偏见的西方媒体利用了。 

 此外,一直有传言称北大上书中央,要求限制丘成桐回国讲学。丘成桐对此回应说:
“假如中央真的这样做,那么他们肯定会后悔的。我这20多年来一直帮中国做事,中央
知道我的批评是无私的!” 

称不会为说过的话后悔 

 丘成桐向本报表示,自己批评内地一些学术机构,只是想帮遭受学术腐败压迫的年轻
人出头。他也曾为了帮田刚而得罪过不少人。他说,1996年晨兴数学中心在北京成立时
,作为内地数学界翘楚的北京大学就想抨击,他当时表态自己只是为中国培养人才,并
预计会遭很多小人算计。但即便如此,他也不会为自己说过的话而后悔。

(XYS200609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