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评辛克《当胡适之遇到方舟子》

free668

  但有一点不能同意的就是,方舟子说,他“打假”、“揭发”的理想状态,
就是让造假者不能呆在学术圈里。

  【其实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所谓“造假者”应该是指“者”的一种状态,
即“者”的“造假”状态,而非指具体的人。应该允许人犯错误,但所犯的错误
是不能原谅的。】

  还有,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些人才要造假?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人才的机
制,没有从科研能力、研究兴趣来评价人才,没有从单个学科、不同专业的角度
出发,简单的惟文凭、惟论文。

  【此言差亦!真正的学术人是不会为成什么“人才”而造假的,他们凭借自
己本真的兴趣而研究,他们因问题得以解决而满足。只有在抱着非常强烈的功利
目的去研究的所谓“学术人”才会去“造假”,而这类人往往不是什么“人才”,
过客而已!】

  偶尔为之,提醒!三番五次,对不起,拿下!

  【听说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吗?有“偶尔”就必有“泛滥”,当某人在
“三番五次”时,“提”已经非常危险了!】

  谁来提醒?

  【真实的自己!】

(XYS200404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