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陈竺院士《沁园春》赏析

陈诗余

网上传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的头上又多了一顶“诗人”的桂冠,这对疲
软的中国学术界是令人振奋的消息!谁都知道,中国的很多院士生长在文革年代,
基础知识贫乏,文化修养不足。而今出了一个文理兼通的领袖,真是“东方红,
太阳亮,中国出了个陈院长”!中国的学术界有希望了!下面就逐字逐句地分析
一下陈院士的这篇扛鼎力作。

陈院士原作

沁园春
贺营养所挂牌并香林兄回国工作,亦贺裴钢兄之领导有成。
陈 竺
2003年12月16日晚于成都

遥望东方,科苑海上,又现苍桑。
转绿荫红墙,群英一堂。
创新手笔,微宏俱扬;基础临床,代谢营养,学问社稷牵两廂。
须前瞻,健体十六亿,何愁小康?

三载运筹帷帐,最难得知已为栋梁。
有雄才伟略,柔中有刚;心系故土,幽谷暗香,百鸟归林鸣华章。
盼来日,得众贤聚首,一醉方畅。

点评:

遥望东方,科苑海上,又现苍桑。

一个“遥”字,用得极见功力,极为巧妙,既显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气质,又暗
示了作者的领袖胸怀。看得出来,陈副院长自信很快就会成为国家领导人,从而
“遥” 控“科苑”。“苍桑”二字令人费解。查《辞海》和《辞源》,均无此
词条。作者前面既然说“科苑海上”,可见这个“苍桑”乃是“沧海桑田”之
“沧桑”。按:先帝毛泽东喜欢使用“苍”字,在他的诗词中有“钟山风雨起苍
黄”、“暮色茫苍苍”等句。想来陈院士幼时学习毛著,印象深刻,因此不羁于
小节,“苍”、 “沧”不分,果然不俗!

转绿荫红墙,群英一堂。

在高瞻远瞩地“遥望”之后,作者又“转”入尘世,进入了被“绿荫”掩映的
“红墙”之中,与“群英”汇聚一堂。可以想象,当时的作者,羽扇纶巾,风流
倜傥,颇有周公瑾遗风;前呼后拥,高视阔步,不让曹孟德专美。

创新手笔,微宏俱扬;基础临床,代谢营养,学问社稷牵两廂。

“创新”当指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工程”。这一“手笔”,果然是不同凡响:科
学技术,不搞创新,干什么呢?所以要“微宏俱扬”:“扬”者,张扬也。这是
要全国各行各业都向学术界学习,工人搞“打工”工程,农民搞“打粮工程”,
军人搞“打仗工程”,全国人民都搞“活着工程”。既然要活着,就要讲营养,
要有新陈代谢。此段的要点是最后一句话:“学问社稷牵两廂”。“学问”就是
“创新手笔”,“社稷”指国家,“廂”者,偏房也。作者在大堂中与“群英”
共聚,“学问” 和“国家”在“两廂”中伺候。谁来牵动“两廂”呢?当然是
我们的大救星陈竺院士了。这气魄,不仅超越秦皇汉武,连先帝毛泽东也得甘拜
下风。“基础临床”四字透露出作者的护士根底:基础科学应该与应用科学相对,
而不是与临床科学相对。小疵。

须前瞻,健体十六亿,何愁小康?

中国目前的官方人口数字是十三亿,预计到2020年的人口达到16亿。按照“活着
工程”纲要,有吃有喝不生病就等於小康。所以,作者在这里再次以国家领导人
的姿态间接宣布,只要“学问”和“社稷”安心地在“两廂”侍候,我陈某人保
证你们在2020年进入小康社会。(换了俺,也敢打这个保票,不就是多几双筷子
多几个碗吗?)

三载运筹帷帐,最难得知已为栋梁。

上阕谈国家大计,下阕谈个人志向。布局得当。“三载”云云,不知所指,无从
考证。“运筹帷帐”者,暗室中秘密策划大事之态也。“知己”者,心腹亲信也。
干大事,没有亲信不成。亲信成了“栋梁”,大事成矣!此处突显作者心机之深。

有雄才伟略,柔中有刚;心系故土,幽谷暗香,百鸟归林鸣华章。

“雄才伟略”!哇,真个是赶超秦嬴政、汉刘彻!“柔中有刚”,好,能曲能伸。
可能指以前曾被某人压制,但早晚会收拾他们。有人要小心了。“心系故土”,
有海龟血统也;“幽谷暗香”,说自己上护士学校的经历也;“百鸟归林鸣华
章”,写目前自己被众信徒保驾护航也。此处显作者得意状。

盼来日,得众贤聚首,一醉方畅。

才得陇,即望蜀,人苦不知足也。所以,还要继续扩大地盘,扩充实力,等什么
时候俺当上部长和总理,孩儿们,你们都搞个师长旅长的当当!翠花,上酸菜!

总评:作者志大才疏,学浅德薄,宜养韬晦略,收敛锋芒,潜心向学。不可太狂
太妄,惹人憎恨;要少卖弄风雅,贻笑方家。不听此忠告,祸患不远。得分:负
50。

(XYS200403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