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方舟子按:“在国际上首次发现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发病
有关”发表在Ann Neurol. 2003 Aug;54(2):239-43.,而不是《沈岩当选院士的
“三大成就”》中说的Neurosci Lett.,在Neurosci. Lett.另有一篇沈岩署名
的类似论文,原作者搞混了。但是在这两篇论文中,沈岩都是倒数第二作者,不
应该算成他的成绩。“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钠离子通道a亚单位SCN9A基因突变导致
红斑肢痛症”究竟发表在何处,我也找不到,Medline中与SCN9A有关的论文有三
篇,均与沈岩无关。】

  读《沈岩当选院士的“三大成就”》后的惊讶

  作者:实话实说

  读《沈岩当选院士的“三大成就”》一文后深感惊讶!如果文中第二项与第
三项成立,那么与北大医院儿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
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发病有关”显然不应该算是沈院士的成绩;与北大医院皮肤
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钠离子通道a亚单位SCN9A基因突变导致红斑肢痛症”
的第三项在连论文都没发表前就作为成绩上报则是一种典型的欺骗!的确佩服沈
院士的胆量!这里只是在科学院的网站能看到的“水分”,而看不见的还会有多
少呢? 

  尽管沈院士在搭建一个支离破碎、四处拼凑的“研究体系”显得有些勉强,
但在成为发表“中华牌”杂志的专家和大户(院士申报材料中多达60篇左右),以
及充分利用“北方中心”的设备作为交换条件到处“挂”上作者名字等方面却真
正显示了功底。此外,沈院士还曾是“基因皇后”的积极推荐者与拥护者,完全
对科学的基本原理不屑一顾!

  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科学院总是喜欢冒如此大的风险择 “同仁”?难道
真要把科学院变为关系网下的“中庸院”或“关系院”吗?试问参选的院士们,
你是否为这样人投了你神圣的一票?投后你的感觉如何?羞愧吗?你愿意把你的
水平与这样的人拉齐吗?当然,为了拉入一个“小兄弟”入围,也许值得冒一把
风险,但毕竟使多数真才实学的院士受辱、牵累、背了“黑锅”?!

  科学院啊!科学院,何时你才能学会自尊与自爱?别忘了,你是人民的科学
院!人民从没赋予你权利把她变成一个拉帮结派、滋生学术腐败的“窝”!

(XYS2003112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