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8.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一位瑞士哲学家的著作遭中国得意门生侵权出版

  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瑞士教授耿宁(Iso Kern),将他的一生献给了中国哲
学。而他的一名中国得意门生却寒了他的心-在没有版权许可的情况下出版了耿
宁的作品。

  2022年12月12日 瑞士资讯

  已迈入耄耋之年的耿宁住在伯尔尼高原地区图恩湖畔一个名叫克拉蒂根
(Krattigen)的小村中,书房的那扇窗正对着不远处的湖面。他依然在坚持不懈
地笔耕,每天写书6-7个小时。用他的中国太太的话说,他充耳不闻窗外事,完
全沉浸在哲学的世界里。

  一台老式收音机,一部有线电话和电邮是他与外界联络的仅有渠道。自从退
休以后,他已经在这里住了20年,远离城市的喧嚣,在他那幢由农房改建的小木
屋里除了书还是书。原本以为这样的日子就会一天天平静地过去,然而今年7月
发生的一件事,扰乱了他的生活。

  “耿宁”这个名字在中国哲学界广为人知,作为一名泰斗级的哲学教授,这
位瑞士人用一生的精力投注于中国15世纪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研究,为东西方哲
学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这座桥坚实而巨大,闪着耀眼的光芒。

  2022年7月,香港insight studios摄影组为拍摄《汉学家》系列纪录片来到
瑞士,因为耿宁在中国的名气,所以是这部纪录片中的主要人物,摄制组打破了
克拉蒂根的宁静,影片导演兼制片人刘怡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从那时
起这个村里的人才知道,原来他们村里住着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教授。”

  艰辛和努力

  为了展现耿宁完整的人生,刘怡及其团队还去了耿宁大学刚毕业时工作过的
地方-比利时鲁汶大学胡塞尔文库,在那里看到了耿宁从胡塞尔遗留的速记符号
整理出来并发表的胡塞尔文集中的3卷德文版书籍《共主观性的现象学》(Zur 
Ph?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t),“这是耿宁那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成
果,”刘怡告诉瑞士资讯。

  事情就出在这三卷德文版书籍上,为了完成这三卷书,耿宁付出了无数的艰
辛和努力,原本这是他为哲学界做出的一大贡献,现在却成了一段友谊的裂缝。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是一位德国哲学家,被认为是现象学的
创始人。笼统地说,胡塞尔把哲学看作是所有科学的源头,按照他的说法,对于
每一门科学的认知都是从一个特定的现象开始的。

  胡塞尔的思想非常深奥,而读懂他的思想对于耿宁来说也意味着巨大的工作
量。在胡塞尔文库工作的时候,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从胡塞尔遗留下来的40000
页潦草、难懂的速记符号手稿中,整理、出版了3卷现代德语的胡塞尔文集,题
目为Zur Ph?nomenologie der Intersubjektivit?t。

  “这份工作要求不仅要懂速记符号,还要拥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仅弄懂这些
符号,我就花了两年的时间。完成这三卷书,我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耿宁告
诉瑞士资讯。而这3卷只是胡塞尔文集中的一部分,整套文集由包括耿宁在内的
11位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哲学家共同整理完成,其中3位已经去世。

  友谊与背叛

  在克拉蒂根,纪录片制片人刘怡想知道这套书是否有中文版,而耿宁非常肯
定地告诉她没有。事情原本可以就这样过去,但刘怡偏偏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制片
人,她在网上找到了这套书的中文版-《共主观性的现象学》, 2018年由商务印
书馆出版,主编的名字是倪梁康-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耿宁的一名学生。

  当刘怡把这个消息告诉耿宁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呆住了,”刘怡说:“他
完全不敢相信这套书被译成了中文并发表,而他却完全不知情。”2019年倪梁康
还来过瑞士,就住在耿宁的家里。

  得到消息后,耿宁第一时间联络了倪梁康,问倪梁康为什么翻译了他的书却
没有告诉他?倪梁康当时回答他说,这是一个误会。“后来我就再也联系不上他
了,”耿宁说。

  刘怡告诉瑞士资讯:“倪梁康主持翻译了耿宁的《共主观性的现象学》,以
他和耿宁之间四十年亦师亦友的情谊,无论如何应该是一件意义非同寻常的事情,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要第一时间分享这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这套书从2018年出版
至今,他甚至没有跟耿宁提及过,在我电话询问他时,他希望我们不要提这件事
(胡塞尔文集翻译和出版的事),也不打算跟耿宁解释为何不让他知道此事,让我
感到非常错愕和不可思议。”

  认错与道歉

  耿宁聘请了瑞士律师事务所与斯普林格出版社取得了联系,施普林格
(Springer)出版社表示,从未授权任何出版社翻译、出版这套书,商务印书馆出
版的中文版《胡塞尔文集》(从2012年至今已出版17卷)属于侵权作品。

  律师向商务印书馆提出,销毁所有已出版的侵权书籍,并要求倪梁康公开道
歉。但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起码对于倪梁康来说没那么简单,这里还涉及到脸面问题。倪梁康组织翻译
和出版《胡塞尔文集》的项目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中国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是一项国家基金,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评审工作非常严格。

  《胡塞尔文集》中译项目,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为此瑞
士资讯swissinfo.ch联系了中国社科基金,询问有关胡塞尔文集被定为社科重点
项目的审核工作中是否出现问题,准备怎样解决。但并未得到答复。

  10月耿宁收到一封中国商务印书馆的致歉信,信中写道:“《胡塞尔全集》
未经授权而出版,是因为编辑部门误以为这部书已经进入公共领域而造成的重大
失误,我们为此深表抱歉,并向Iso Kern先生真诚致歉。”

  信中还表示,商务印书馆已经撤回耿宁所著《共主观性的现象学》所有未经
授权的副本;同意支付律师费并为非法使用耿宁的知识产权而对他予以赔偿。

  瑞士资讯也给倪梁康打了电话,他在电话中说:“版权问题是出版社之间的
问题,与我无关。所以出版社会出面道歉,我不会向耿宁道歉,我觉得耿宁应该
向我道歉。”

  在中文版《共主观性的现象学》的封面上,主编的名字是倪梁康,在里面的
《胡塞尔文集》总序中他提到了胡塞尔留下了四万页的速记手稿,但并未提及这
些手稿由德、瑞哲学家整理成现代德语。仅在后面的编者导言最后保留了耿宁的
名字,也未注明德文名字Iso Kern。

  而翻译一本外文作品,“需要得到授权后,方能翻译,”北京同清律师事务
所主任,版权律师何磊说:“如果一本图书侵权,作者(主编)、出版单位甚至印
制单位都属于侵权主体,构成连带侵权责任。”

  倪梁康与耿宁有着40年的师生情谊,这些年来,这对师生之间无论在学术和
私人交往上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络。倪梁康是耿宁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我现在想
请倪梁康道歉,而且要公开道歉,”耿宁说。

  但倪梁康拒绝道歉。

  哲学与王阳明热

  这里还要提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位国家领导人非常崇尚明代哲学家王
阳明的思想,而耿宁则是第一位深度解析王阳明思想的西方哲学家。

  因为习近平主席对王阳明的敬仰,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王阳明热,中国经济网
上写道:“10年前知道王阳明的人并不多,大概近十年,王阳明的名字才慢慢开
始变得家喻户晓。可以说,王阳明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非常流行的一个文化符
号。”

  王阳明的思想曾对整个中国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最著名的理论是:知
行合一。而他所倡导的观念也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良知是通往社会繁荣的主要途
径。而这恰恰符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权威主义理念。

  而耿宁著的《人生第一等事》(Das wichtigste im Leben),正是用西方哲
学中的现象学解读这位中国明代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的心学,从新的角度和层
面解析王阳明思想,在中国哲学界引发了新的思考。

  这就是耿宁建起的那座大桥。

  爱与悲伤

  耿宁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一封信。

  在信的末尾他写道:“我一生热爱中国,就像热爱我的祖国-瑞士一样,我
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努力效仿中国先贤,追随儒家圣贤王阳明,致良知,力求
做到知行合一,令我痛心疾首的是,现在欺世盗名的事情居然发生在我引以为豪
的中国学生身上。”

  他能得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吗?

(XYS20221212)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8.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