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从《论菜市场在城市中的定位》谈中国大学的问题

  刘飞

  1月29日〈南方周末〉在报道南京某著名高校博士论文抄袭的同时,其中谈
及“在这种情况下,博士不博,徒有虚名,甚至出现《论菜市场在城市中的定位》
这样不入流的博士论文,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之类的内容。此内容被多家新
闻单位引用,以论证中国博士生的培养水平之低。 

  然而,作为一个在高校工作的教师,我觉得菜市场对中国人实在太重要啦,
《论菜市场在城市中的定位》这一论题是一个很好的论题。这种对国计民生有重
点影响的论题,为何不能做?美国许多博士还写过城市加油站的问题呢。

  这样的质问从一个所谓的建筑系主任口中说出来,并不能证明所指的博士水
平是如何的低,而正好证明了中国高校研究的东西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之间的脱节是何其的严重。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喜欢做一些高而深的理论研究,发表一些对国民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毫不要干的文章。教授们搞的研究项目,不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趋
势、不关注国计民生,脱离于社会发展。只要在高校工作的人都知道,我们搞的
许多所谓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有些是由于转化的途径不畅所致,而其中更多的
是因为这些成果在生产实践中找不到需求。1996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推
进科教兴国的重要性,科技部搞了创新工程,并进行了各类院所的转制;教育部
则提出,高校要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于2000年推动了国家级
大学科技园的试点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30个大学科技园挂牌。上述这些
措施,其目的就是为了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中国的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
展的结合度,促进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高校博士培养的质量问题,不是抄袭所致,更不是其当事人的道德所致,
而是由中国高校的科研体制造成,而最主要的则是由高校科研与生产实际严重脱
节所致。试想想,理论研究脱离于实际,不到和不根据现实生产和社会中寻找论
题和课题,而是在破旧的实验室和书斋中苦思,这就为抄袭提供了可能。 

  毛主席说过,与实际结合越紧密的东西越真切。然而,在现实的中国高校科
研中,有多少科学研究是与实际相结合的呢? 

(XYS200302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