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挂帅研究国外问题的权威专家的真实外语水平

  作者:王化信

  在网上输入“社会科学学术腐败”进行搜索,在第一页第一条的位置上已经
挂了几个月的“反映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腐败的两首歌”中有这样两句话:“外文
面前睁眼瞎,挂帅研究是国外----”。这两句话并非凭空杜撰,而是有来历的。

  被称为中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殿堂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直属研究所
一向被认为是其所属研究领域的“国家队”。按照一般正常人的想象,作为13亿
人口大国的“国家队”挂帅研究国外问题的专家一定是一位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
熟练掌握几种外语的优秀人才。但实际的真实情况又如何呢?

  农村发展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挂帅研究国外农业问题的专家有两位:刘文
璞和丁泽霁。这两位在农村发展研究所都是老资格研究员。不仅长期担任所内重
要职务,而且长期兼任研究生院的重要职务。其专业水平如何,是不是像“高层
次学科带头人”韩俊那样,本人没仔细研究,不敢妄断。但作为专门研究国外农
经问题的挂帅人物,本人却敢断言:都不合格。按其外语水平,作为研究员也不
合格。

  按照所内群众的说法,这些人根本不懂外语。但我觉得这样说,多少有些过
分。不管怎么说,这二位都有大学本科学历,肯定是学过外语,虽然大部分已忘
光,总不会一点不懂吧!所以,我认为比较客观的说法是:这二位的外语实际运
用能力为零。根据是:1、他们与国外学者直接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记录为零;2、
他们翻译发表的国外学术资料为零;3、他们的作品中直接引用的外语文献为零。

  如此外语水平的人,怎么带领大家研究国外农业问题?那就只能依靠别人翻
译过来的作品。好在农业出版社月月出《世界农业》杂志,还有各地出版的农业
方面的译丛,资料并不缺乏。但是这种依靠第二手、第三手材料的“研究”能有
创新吗?任“国外农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之后,丁泽霁出的专著主要有两本:
《国外农业经济》和《世界农业:发展格局与趋势》。粗略看一下就可断言:基
本上都是拾人余唾的低水平重复的学术垃圾。不仅没什么创见,资料数据也很陈
旧。上网查一下,这些专著出版之后的二十年左右的期间内,在学术上产生的影
响基本为零。特别是《世界农业:发展格局与趋势》,在“百度”和“谷歌”上
搜索,连书名字都查不到。在“搜狗”上,倒是搜到了丁泽霁和这本书。但奇怪
的是却没有联系在一起。书的出版社、出版年月都对,唯有作者不对。作者栏上
没有丁泽霁的大名,却赫然显示出:《世界农业》编辑委员会编。这里面到底有
多少“猫腻”,让人感到一头雾水。

  在学术腐败权力关系网的控制下,事情就是这样奇怪而霸道:凭刘、丁二位
的外语水平挂帅研究国外问题,明摆着是“不行”,但是,“说你行你就行,不
行也行”。直到事业无成,全军覆没,研究室撤销,还是“不行也行”,研究员
照当,特殊贡献津贴照领;另一方面,国家教委组织的全国公开招聘选拔出来的
已经掌握三种外语,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担任多年室主任的人才,即使不愿意让
他当室主任,至少干这一类工作,明摆着是“行”,但就是“说你不行就不行,
行也不行”。宁可废了这项事业,也不让你干!十几年的事实又不断证明:“你
不服不行”。造成如此环境,学术不腐败也难!

  像“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韩俊一样,丁先生虽然在学术水平上很一般,但在
权术和骗术水平上却很不一般。有证据表明:已经四海皆知、臭名昭著的“最高
超职称评定骗术”——“五蒙三盗术”就是在韩俊等所领导的驱使下丁泽霁之辈
的“毒特创造”。

  至于在炮制和实施这一套骗术的过程中,丁先生的具体角色和作用,我想大
家还是耐心等待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彻底揭开当年职称评定骗局的真相。

(XYS20100407)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