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从院士遴选想到的

  作者:东华大学教师

  近年来,院士已经从“王谢堂前燕”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种种有关院
士的故事,以及评选院士时发生的故事,让科技工作者对院士、及院士评选制度、
游戏规则“百感交集”。就是说,对院士的崇敬敬仰之余,也时常有种种酸楚和
无奈涌上心头。

  当然,大多数院士是令人尊敬的,他们为科学技术、为人类、为社会进步做
出了贡献,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和崇敬他们,但是,院士的名誉和利益导致很多没
有达到院士水平的也想当院士。在我的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院士和正在争取当院
士的人,也与其他老师会闲聊到院士及其候选人的奇闻趣事。时间长了,也总结
出一些印象,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规律。

  1. 心态。且不论已经当上院士的人、和肯定当不上院士的人的心态是什么
样子,我们不妨先研究正在争取当院士的人,有哪些心态特征。除了实至名归、
真有水平的一部分人,更多的是:

  (1)攀比、不服,导致想要申请当院士。我有一个外校的熟人,因工作关
系有联系,实实在在地说,他的水平离院士差很多。但他在与我们一伙喝酒后对
我们说,××大学的××都当上院士了,我怎么想都不服气,所以虽然老婆劝我
别做这个事情,但我一定要试试;

  (2)利益驱使。也有一个关系单位的人,前后申请4次了(其中一次没有出
大系统),这位先生实际上口碑很差,大家都知道是个大吹,并且有很多学术作
假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比如抄袭出书、编造得奖等等,为了当上院士后的
风光和利益,还在不懈努力着;

  (3) 保险措施。网上也有披露,进入院士候选人资格的也有不少存在重大
问题的人,包括学术问题、道德问题、经济问题等等。到目前为止,院士似乎都
没有因这些问题而受到处罚的。因此,当上院士就是进保险箱。

  2.  背景。除了极少部分有真才实学的老院士以外,新升的院士多数有这样
的特点:

  (1) 当官的多。虽然说是技术好、学术成就大才能当院士,但实际上是评
上院士的多数是当官的,纯技术或学术人员很少。因为当官的可以整合资源,可
以让别人干活他挂名。比如还是我认识的我们同一行业的那位先生,有十多个二
十个大奖(国家级的和军队级的),且每一个都是第一完成人,写书也是那样,
一年可以写5、6本,显然是召集了下面的人做的。要不然,一个整体忙于事务的
人,不要说写5、6本书,就是读5、6本书都不可能。

  (2) 往往开有一家甚至几家公司。现在普遍传言,说当一个院士的投入是
200~300万元。因此,一定要有财源,没有一家公司做支撑,怎么能付得起呢?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情况,既然当了单位的领导,也可以同时让单位出血的。比如
我说的这位先生(为叙述简单,我们称这位为张先生),他的单位主要领导就说
了,为了让张先生升院士,准备花300万;而张先生自己就有好几个公司(虽然
张是个军人,但并不妨碍他可以拥有公司,真是高人)。

  (4) 有高学位和高职称。但也有采用不正常途径得到的。反正当了领导,
有经费,可以整合资源,与高校合作,快速拿到博士学位;升职称也有办法的,
让手下的人写文章自己挂第一作者、手下的人做项目自己还是第一完成人,当然
可以很快得到职称以及其他荣誉(张先生也是这样的,工作不到20年,但大奖有
20多项,而且还是每一项都是第一完成人)。

  3.  操作要领:

  (1) 首先要报奖、且要报国家级大奖。幸好机关的领导多半不懂业务,外
请的专家也可以想办法搞定,故可以放心作假。一个工作内容可以报好几次奖;
别人的工作内容也可以自己得奖——给别人立项付研究经费,作为条件,成果就
由付款单位的某领导作为第一完成人(即用公家的钱给自己买成果);

  (2) 要当博士要当博导,且多多益善,可以在多个学校兼任博导。尽管带
一个博士要花8年时间才能毕业(真实事例,就在我们学校,有一个同事,考了
上面这位张先生的博士,不幸采用了中国人打败日本鬼子所花费的时间才毕业);

  (3) 要出书,且要出很多书,故组织一个类似于“梁效”、“石一歌”那
样的写作班子,写更多本专业的、以及超出自己专业范围的书;

  (4)要多请院士(非资深院士)到单位指导工作、参与评审,创造出“正
常”的送红包机会,或邀请共同出国建立感情,等等;

  (5) 平时不能在无意间得罪院士,特别是本学部的非资深院士。故凡是与
这些具有投票权的院士相关的项目鉴定,都要说好话、抬轿子。

  4.  最后关头冲刺

  (1)要会喝酒,与院士喝、与上级机关领导喝,让上级领导出面做工作,
不妨花几百万,甚至由单位领导出面去攻关,找熟人的熟人联络院士;

  (2)单位出面挡住不同声音。很多单位的领导都公开说,要团结一致,齐
心协力,把×××弄上去,把×××、×××等出现不利声音的人都调开、封口、
或者诬告他有问题以削弱这个人的话语权;

  (3) 单位出面送钱给本学部的非资深院士。

  5. 感想

  (1)从做买卖的角度分析,这样大的投入得到的院士资格,肯定会要求加
倍偿还的,可能从国家那里设法偿还、或者从民众那里索取利益;

  (2)如果是为了进保险箱而削尖脑袋进入院士行列的,则更可怕;

  因此,一定要严格把关,只允许真正有学问的、善良的、能推动社会进步的
人进入院士这个最高的殿堂。千万不要让一些不学无术、居心叵测的人混入院士
行列。

  有选举权的院士们,拜托你们睁大眼睛严格把关;同时,社会民众也要擦亮
眼睛,多做舆论监督的工作,揭露那些专心想混入院士队伍的人的丑恶嘴脸,不
要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在此要感谢新语丝这样的网站,给人以正义的感觉。

(XYS20090811)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