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遥看乔方利事件

  作者:无名

  看了新语丝一段时间了,但是很少看到像这次这样双方都出来很多人争论,
比较难得。

  在这个争论中,被广泛引用的一篇文献,是Geophys. Res. Lett.2004年的
文献,文献地址链接:
  http://www.agu.org/pubs/crossref/2004/2004GL019824.shtml

  该网页可以查到该文献被引用的情况,统计几个方面如下:
  1.总引用数19.
  2.引用文献中,作者中有Qiao的12. 占12/19,63.15%.
  3.第一作者是华人的有12+5,占17/19,89.47%.

  简评:

  1.从引用看,乔作的结果在国际刊物发表,应该是做了一些工作,或许是一
个有益的尝试,但是应该算不上突破,也谈不上破解世界难题。
  2.一项成果如果只在华人圈子内有很大影响,其公信力也打折扣。
  3.成果被“引用”和被“高度评价”是两码事情。

  当然了,引用有时候可能并不能说明问题,过去5年内没有大量被引用未必
说明该成果不是较大的突破,同行评价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判断。在北美执教
的西瓜皮说到“据我所知,我的国外同事知道乔的这项工作的,都对这项工作有
相当高的评价。”

  既然这样,我想给西瓜皮提一个建议。不妨要这些对于乔的工作有“有相当
高的评价”国际同行给出一些书面的评价,这应该是比较好的证明方式了,这远
比在这里一方说另一方拿了多少好处,或者说这一方得罪了多少人有说服力。同
时为了体现公信力,我建议在评价中包含以下几点:

  1 国际同行在2009年5月1日前知道了乔的工作
  2 国际同行对于乔工作的“相当高的评价”
  3 国际同行认可乔的工作是破解了世界难题

  ***为了回避,建议国际同行中不要包含华人学者。并不是说华人学者水平
不高,而是国外的某些华人学者和国内的官员学者间有太多的利益关系。

(XYS20090506)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