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院士选举郝柏林为何恶搞杨国桢?

  作者:钟柯源

  两院新院士候选人公布了,估计又是两年一次的大血拼即将粉墨登场。

  院士头衔为何人们如此看重?这点无非与特权、利益纠结在一起,最要命的
还有终身制的优势,比官员吃香。在这次新公布的两院院士候选人中,一批高官
也加入了竞争行列,比如教育部和科学院的领导等,当然最要命的就是工程院的
管理学部(又称高管俱乐部),如果把这745人的行政职务也列出来,按照顾海
兵教授的官味指数进行测定,绝对也是官味十足。呵呵,院士比官本位社会的官
员还牛吧!

  前段时间出了个李连达院士论文造假(同谋,赖不掉的!),丢人现眼。这
几天又有陆道培院士因为和自己学生黄某某利益分配不均,彻底撕破了脸,学生
发短息哀求老师不要“将我逼上绝路”,老师则联合多人召开新闻发布会,够霸
道的吧?!

  当了院士就有很多有形无形的特权,当然大多数人都会趋之若鹜,阴谋阳谋
都要用;既然这么费劲,当选后自然会想着方法捞回来,至少要把自己能攫取的
利益都拿到手才好。当然,我不否认,也有些正派人,毕竟是少数,环境使然,
劣币驱除良币的道理。

  要想成为新院士,那要靠现有院士说了算。目前,两院院士中,40~50岁的
人已经不在少数,坦白讲,这代人的道德水平远远低于老一辈人,尽管老一辈人
中也不乏李连达之流。按照现有的院士选院士的游戏规则,出问题是体制性造成
的。本人以前在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多年,把大家都熟悉的郝柏林恶搞杨国桢选院
士的事情抖搂出来(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不愿意或者不敢说出来),给院士们和
想当院士的人提个醒吧,别把科技界太搞得乌烟瘴气了,纳税人已经投入了这么
多钱。

  对中国物理学界了解的人都知道,杨国桢确实是一个大牛。他当了15年
(1985-1999)的中国第一大所——物理所所长,很多同事和学生都成了院士,
为何他在1999年所长下台后才当选?物理所所长并非纯职业官僚类型的,要知道,
需要有学术上的实力才可能在那个位置上坐稳。杨连续申请了四次(8年),当
时不像现在规定连续申请不能超过三次,推荐人中不乏周光召等元老级人物,搞
得杨像范进赶考功名一样那么难;每次评审,前两轮都在数理学部候选人排名第
一,最后一次都功亏一篑,搞得像中国男足不会射门一样难堪。据说,最后一次,
物理所的其他人都不申请院士了,就报老所长杨国帧一人,而按物理所的实力,
每次报3~5人才符合常态。在1998年,杨被美国物理学会选为高级会员
(Fellow),以表彰他“在光计算和光物理领域的学术成就”。这个Fellow可不
是一般意义上的虚名,大家看看中国大陆有几人获得过就知道它的学术分量了。

  原因何在?就是大名鼎鼎的郝柏林院士和杨不对脾气,看着杨不顺眼。

  具体原因不详,通常的说法是:老所长管维炎看不上郝,培养的是杨国帧。
于是郝在物理所工作10多年后愤愤去了理论物理所(当时有很多类似笑话的事情
发生)。也就说,杨国桢当了所长,堵了郝柏林当所长的路。郝是34年生,杨比
他还小,38年的。郝在80年就当了院士,属于少年得志的那种,很张扬,也颇具
个性。

  越是有能力的人,整人的强度和持久性就越大,破坏性也更强。下面整理了
几句郝柏林恶搞杨国桢的话,姑且命名为“郝氏恶搞语录”吧!

  语录一:只要老子我郝柏林在世一天,你杨国桢就别想当什么院士!(据说
电梯里对着杨当面说的)

  语录二:你周光召是院士,我也是院士,大家都是院士,你也就是一票的权
利!(每次在院士选举时,特别是最后一轮中,郝总是跳出来公开说杨如何不是,
向数理学部的全体院士散发材料。这句是在一次选举会议上对时任院长的周光召
表达不满。)

  语录三:老子这次要出国了,放你一马,如果仍然评不上的话,那也不能怪
老子了,是你没有这个命!(1999年说的,当年杨以数理学部最高票当选院士)

  相比之下,杨国桢虽说做所长多年,但属于内敛低调型学者,从来没有公开
提及郝对他多年的打压。郝是公众人物,在学术上有杰出的贡献,这点不可否认,
但郝的公众知名度多半和他尾随前辈邹承鲁进行学术打假挣来的。他留给人们的
印象,更多的是打假斗士,维护学风、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的旗手。

  但问题是,不像邹先生,郝本人的屁股不干净,留给公众的有一部分是假象,
这点最为要命。在04年,中央台“对话”节目谈人才问题。路甬祥在节目现场说,
中国缺少的是将帅级领军人才,郝当着全球亿万观众的面反驳他的顶头上司说,
中国缺少的是踏踏实实搞科研干活的人。这一场景显得郝如此之个性鲜明,不畏
“权贵”,何等可敬!其实,在他身上,有太多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院士型自大色
彩,很多事情,他可能认为自己屁股下面很干净,其实,周围人早已感到臭气冲
天怨声载道了。

  又是在04年,方舟子先生质疑郝柏林的学生史华林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以及
终期答辩的正当性问题,郝死不认账,就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
灯”的案例。

  等过两天闲暇时候,本人再写点关于郝柏林如何成为中国第一位“双聘院士”
的,以及他从中如何获得不恰当的个人私利的。其实,他这点个人私利与社会上
贪官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可怕的是,他带动了中国“双聘院士”整个行业的蓬
勃发展和整体腐败,GOOGLE一下就知道有多少人是双聘院士并获得多少兼职好处
了。

  要说明的是,这里选取郝柏林作为例子探讨,是想警示更多的郝柏林类型的
人,还中国科技界一片净土。郝柏林恶搞杨国桢的具体事情并不可怕,怕的是自
己屁股不干净还自以为很干净,怕的是在年轻院士中出现很多郝柏林,怕的是他
们使用比郝柏林的阳招更可恶的阴招整人。

(XYS20090520)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