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中国博士质量调查》面世 最牛导师同时带47博士

  记者:朱建华
  长江日报2010-8-25

  8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在武
汉面世。该书通过调查披露了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该调查回收到有效问卷1392份,调查对象涉及在校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博
士培养单位负责人和毕业博士生。

  统计显示,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大部分博
导认为自己适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6名。周光礼称,调查中所指的学生仅为博士
生,不包括硕士生。

  调查表明,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
映未与导师交流过。

  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
家。2009年,全国在学博士生24.63万名;2010年,全国博士招生计划为6.2万人。

  周光礼认为,我国博士生数量迅速增长,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
另一方面也造成博士生教育水平下降和学术质量滑坡。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已引起
国家相关部门关注。

  调查显示,5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10年来整体上没有进步,
“甚至还有下降趋势”。在对新进博士创新能力的评价上,用人单位认为“一般”
和“差”的占68%。

  周光礼介绍,国外一流大学博士淘汰率高的可达40%,而我国采取的是“严
进宽出”政策。他说,没有淘汰机制,质量也就没有保障。

  在读学生10年增加19万 四大因素制约博士培养质量

  我国在读博士生人数由1999年的5.4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4.63万人,10年间
增加了4.56倍。8月24日,周光礼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4个方面对影响我国
博士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解析。

  一是博士生指导教师。在博导增长人数跟不上博士生扩招速度的背景下,高
校评聘博导的门槛有所下降。有些博导本身水平就不怎么样,也很难带出高质量
的博士。博导指导的学生多,也直接影响到博士培养质量。

  二是国家的科研体制。国外有的明确规定导师课题经费中1/3要用来培养学
生,而我国在政策层面完全把博导的教学和科研分开了。

  导师要支付学生各种费用,只能去拉很多简单的直接服务社会的课题,多由
博士生完成。博士生水平因而难以提高。

  三是博士生的自身追求。一些人读博士完全是为了拿张文凭,读博士的动机
很功利化。一些人把“博士”比喻为“搏仕”,意思就是说读博是为了将来能做
官。

  四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一个人一旦有了“博士”这层金,就会赢得更多
的社会认可和尊重,甚至会谋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财富。这助长了博士生的急功
近利。

  学生成廉价高级劳动力 博士生大多喊导师“老板”

  《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披露,大多数博士生称导师为“老板”,有的导师把
博士生当作廉价的高级劳动力。

  周光礼8月24日表示,现在我国的“博导制”既不同于欧洲的“导师制”,
也不同于北美的“老板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模式。

  调查显示,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了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导
师的横向课题100%由学生完成。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成为一些博导为何愿意
多招生的原因所在。

  由于考核制度不健全,博导指导学生质量的高低并不影响他们的利益。相反,
博导多招学生却能为个人带来各种好处。

  一位博导在接受访谈时说:“现在有的博导连学生的论文都不看,纯粹就是
老板。喊老板是一种极其贬义的称呼。”

  周光礼认为,在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和经费、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的
“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下,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雇佣关系”。

  对于发表论文要把导师列为第一作者的“潜规则”,很多博士生都表示不满。
但在“雇佣关系”之下,导师在很多方面对学生发展具有决定权,学生又不得不
接受。


  2010年全国博士招生前10位高校

  序号 学校 招生人数

  1 北京大学 1610

  2 浙江大学 1600

  3 武汉大学 1540

  4 吉林大学 1530

  5 华中科技大学 1406

  6 清华大学 1318

  7 上海交通大学 1238

  8 中山大学 1150

  9 复旦大学 1132

  10 四川大学 1092

  (据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下达的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整理)

(XYS20100827)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