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回杨曾宪先生的最后一帖

  正和

  杨曾宪先生确实没有明确指出高教是必需品,但杨先生以面包来作类比论证,
如果没隐含着高教是必需品的前提,类比就不伦不类了。杨先生以没有出现白纸
黑字的“必需品”为遁词,也太邈视读者了吧?至少你的拥护者“贫困生”网友
就被你忽悠了一把,还在那里论证高教是必需品,真是吃力不讨好啊。

  杨先生以“高教是必需品与缩招矛盾”来论证自己一开始不可能认为高教是
必需品,可惜,杨先生的面包类比表明了什么呢?是词不达意还是逻辑混乱?如
果是词不达意,又怎能责备正和没能领会杨先生的高明逻辑呢?

  呵呵,上网找到“教育是公共物品(产品)”又怎样?错的人多了就正确了
吗?扩号里的那个“产品”,只能表明存在将“公共物品”与“公共财产”以及
“由公共财政提供的物品”相混淆的倾向而已。“公共物品”是从使用属性上界
定的,“公共财产”是从产权属性上界定的,两者不是一回事。实际上公共财政
经常提供私人物品(如食品救助、廉租房)。如果杨先生认为我从排它使用属性
来论证“教育是私人物品”有错,就请从逻辑上推翻它。找出网上“教育是公共
产品”提法的一万个例子,也不过相当于用人证来代替逻辑论证,对科学问题有
什么用呢?有理不在人多。上网找“中医有效”,恐怕还有更多结果呢。何况,
杨先生认为“中国胡说八道的经济学家太多了”,网上“教育是公共物品”的提
法是否也出自那些“经济学家”呢?

  感谢杨先生“逻辑不能解决判断真伪、认识正误问题”的赠言,也回赠杨先
生一句“逻辑不是万能的,没有逻辑是万万不能的”。

  至于限定角度陈述,杨先生仍在胡搅蛮缠地提出“即便人可以不吃饭也活着,
但我们还是要吃饭”,这个让步转折与限定角度陈述根本不是一回事。本人在你
的吃饭例子上举个限定陈述的例子吧:从生理需要的角度看,牛奶加土豆就可完
全满足;当然,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请自行比较“从选择的角度看,
教学的内容并不重要;当然,高校不能仅起选拔作用”。

  而且,我只说“从选拔的角度看,教学的内容并不重要”,怎么就成了正和
认为“(大学可以)学习无用的东西”了呢?仿照杨先生的辩护方法,我哪里有
白纸黑字写出“大学可以学习无用的东西”了呢?

  为了不让本人的“惊讶”继续成为杨先生的“恐惧”,关于高教的讨论就到
此为此吧。

(XYS200703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