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没有电影录音剪辑节目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Amargi 于 2010-12-10, 14:58:32:

美国有没有电影录音剪辑节目(历史上和现在)。有无这样的CD?

如果有这样的CD,常听可能会极大的提高听懂电影的能力

zt 怀念电影录音剪辑

作者:乐在人世

怀念电影录音剪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两个成语前者给人有“吃不准”“不确定” 之感,如买彩票中了奖,怕听错总要买来报纸细细核实号码才放心;后者给人“真切”“踏实”的印象。拿它们来比喻广播与电视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或许是恰如其分的。

走进任何家庭,电视机雄居客厅,卓然独立显赫显眼;收音机依附音响,身形细微难觅踪迹。所以,广播相比电视无疑是“弱势”了,尽管它的听众未必弱势,甚至可以说更有活力,更具消费实力。活力指的是年轻人,消费实力指的是有车族,两类人互为交叉重叠。

汽车时代的到来使被冷落多时的广播一下得宠了,广播当然不会放过向有车族献媚的机会,交通频率应运而生。在我们这座中等省会城市居然就有两家电台整天不停地播送城市交通路况消息,另有一家实力较强的也辟出若干时段参与播报交通资讯。这情形有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姨太太受老爷宠幸,被掌了灯还捶了脚,姨太太们自会拿出浑身解数要伺候老爷舒坦。

付出是为了得到,服务是为了回报,办交通广播是为了广告。从经营思路看,交通广播属小众传播,受众是特定的,信息是实用的,故有稳定且逐年增长的广告收益。

交通广播火了,别的电台日子怎么过?新闻滚动播报、音乐碟碟不休、卖药没完没了。节目支离破碎,广告冗长臃肿。到了午夜,则心灵对话节目盛行,电话热线将白天难以启齿的性困惑性心理作了酣畅淋漓的大展露。听这样的节目有点象偷窥,只不过将望远镜换成了收音机、随声听、MP3或MP4。

广播节目品种看似丰富,其实好听的并不多。我于是很怀念当年听广播时得到的感觉,怀念那时的电影录音剪辑。

电影录音剪辑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广播节目样式。它发源何时我不清楚,我听的时候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了。几部左得出奇的电影《决裂》、《春苗》、《艳阳天》翻来覆去地播,我也跟着听,聊胜于无。拨乱反正后,大批国内优秀电影解冻,许多外国电影被引进:《佐罗》、《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追捕》、《简爱》、《未来世界》、《望乡》、《叶塞尼亚》、《流浪者》等等,看这些电影让我如痴如醉,听这些电影录音剪辑,回忆着画面想象着场景等于重看一遍,那荡气回肠的主题音乐、那精心译配的精彩对白、那从容洒脱的妙语解说,给我的课余生活带来无法言说的趣味和快活。

很多个夜晚,我躺在床上一边听一边想,或惊险曲折或生动抒情的电影情节伴我沉沉入睡,它装点了我的梦,使梦也变得瑰丽多姿。


无独有偶,我一位朋友也有同样爱好。听多了电影录音剪辑,甚至生发了当配音演员的野心。他尤爱邱岳峰,我听过他的模仿秀,颇为神似。他后来参加了一个配音培训班,学到了艺术化发音的技巧。后来又通过电台招聘,当上了正经的主持人。再后来,他更上层楼,成为本市第一档电视方言新闻节目主播,一夜间红遍全城。配音、拍广告应接不暇,事业远超当年他崇拜过的电影配音演员。

多年后,机缘凑巧,我进入了电视台。一次在广播电视系统工会组织的旅游活动中,我认识了电台一未曾谋面的著名主持人,聊起了电影录音剪辑。她惊讶得眼睛都发亮了。是的,在电视的冲击下,广播是失落的。观众在壮大,听众在萎缩。广播的好多节目样式消亡了,尽管它们当时是那么的辉煌那么的受欢迎。我真心又不无疑惑地告诉她,现今的广播节目我怎么都觉得没有当年的电影录音剪辑好听。

有一天,我从一篇经济文章中看到这么一句话——我国已从“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那一瞬间,我恍然大悟。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