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jhuang 于 2010-07-05, 22:41:42:
回答: 公派自费? 由 blackbox 于 2010-07-05, 22:16:12:
世界上有很多顶级的成功人士,但唯独唐骏将自己的成功、失败与挫折以日记的形式展示给人,与读者分享其经验、教训及非凡成就。
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留学、创业到历任3个世界顶级企业总载,从年少成功时虚荣幻想、受挫时浮躁离群、逆境时复仇拼搏,到将性格改好、感恩每一个人、实践出“成功4+1”的秘诀。这经历的片段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过或将有过,但很少人能做到“在不断跨越失败挫折中感悟并改好性格,一再辉煌登顶又总结出成功秘诀”。唐骏如今年薪过亿,他的成长经历很值得借鉴,他永不言败、不断创新的精神对青少年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唐骏出身普通家庭,聪明的他在小学一直当班长,后来又当大队长。升入初中,他因被老师任为体育委员而无心向学,初二时干脆回家盖房子,一年内到河边捡了 500翻斗车砖头,还想办法以最廉价购进黄沙和椽子,期末考试数理化只得十几分,但却练就了毅力和良好的沟通心态。房子盖好了,父亲却被怀疑盖房经济有问题而被抓走,关了一个月,唐骏负债送饭,在承受异样的目光中,他发奋读书、立志要考大学。初三很快就将落下的功课补回,还如愿考入重点高中,在高中他定下 “名列前茅”及“考上重点大学”两个目标。高考虽然成绩达到重点线,却因语文59分(作文不符合要求)而被拒于复旦大学门外,落到第五志愿——北京邮电学院,这种挫折又让他在北邮傲气孤僻,前3年成绩中下,唯有英语因苦读而逐渐赶超A类,还独创出背熟英语及提高口语的方法,初恋女友却因礼物报高价而离去;进入大四,唐骏觉得自己的专业没前途,决定换专业考研出国,八九个月学完新专业课程,还摸索出快速学习的方法,两三周学完一本书,在这紧张的学习中,唐骏又童话般地与小兰私定终身,考研时非但总成绩全校第一,最难考的英语也是第一。按常理,这两个“第一”足以让唐骏占到学校两个出国名额之一,但公布栏却里没有,唐骏去申述也没用。
如此打击,任谁都难以承受,但唐骏却练就“弱势迂回前进”,考虑到考研出国的难度,也许有其它大学空出名额,于是借用实习单位的电话给各个大学打电话,虽然接连碰壁,但诚恳而不气馁的他在第3天终于得知北广还有名额。经过吴老师的努力,唐骏冒着没学位的风险转到北广,由北广作为出国研究生推荐到教育部。可是出国审批期限已过,虽然唐骏拿着介绍信直接找出国司李司长,诚恳地讲述原委,但司长说已报部委领导,不可能有特例了。无奈之余,唐骏又心生一计,第二天起早早就去教育部门口站岗,上下班都向李司长问好,连站了3天,终于证实“感动无价”和“执著的力量”,李司长帮唐骏补办了出国手续。但拿到的赴日留学通知,要先到大连进行一年日语强化训练,每天要背200个日语单词。
1985年10月15日,唐骏到了日本,坐上新干线列车,深刻体会到的日本人工作态度及服务水平都是世界一流,感受到日本物质生活都很发达,虽然当初留学生住旧平房,但2天后散步就捡到了自行车,之后还捡到电视机、冰箱、微波炉等。进入名古屋大学,由于原选的专业导师退休了,不得不换语音信号处理专业,导师板仓在这一领域保持了20年稳坐第一把交椅,他对学生要求很严,必须通过5门入学考试才能念他的研究生,唐骏必须在一个半月内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经过前所未有的压力,得到了导师的认可。但每周自选研究课题,周五汇报研究成果由于何无经验就经常被导师痛斥。幸好唐骏的之前苦读过英语,在英文刊物找到了第一个能通过的课题。板仓导师还要求研究生每年3次在学会会议上发表论文,唐骏的第1篇论文被导师改了23遍方才过关,演讲还要精准到秒,在导师的高压之下,唐骏拼命熬夜工作,养成特别讲究速度、效率和细节,还提炼出“简单+勤奋”的理念。
虽然是公费留学,但为了让小兰也到日本留学,唐骏课余偷偷去打工挣钱。由于日语不太流利,唐骏先去帮一家小面店洗碗,每小时620日元,每天工作3个小时,相当于他母亲一个月的工资。店生意不好,一天就十多个客人,仅3个店员,但非常讲究服务规范,洗碗也按日本餐馆标准洗5遍,还要擦干摆放整齐。由于每天至少有2个小时与老板交流,唐骏的日语突飞猛进,还与老板成为朋友。4个月后,唐骏应聘做老师,由于日语流利且课讲得好,他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教到大专,工资也从每小时1500涨到4000日元,属于日本金领一族。
1990年3月,唐骏在例行课题汇报会上陈述博士论文,说到一半,导师突然用异常蔑视的语气说“这种论文你还想在日本发表吗?拿回你们中国发表还差不多。”唐骏终于克制不住了,把论文往桌上一摔,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做了!”,板仓老师说“你这是什么态度?”唐骏稍平静一点说“老师,我知道这项研究做得不够好,过去几个月我一直在寻找好的课题,但你用这种方式指责我,对我是一种侮辱,对中国也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就这样,唐骏与导师之间形成巨大的隔阂。唐骏决定离开日本,7月份修完所有博士课程,唐骏拿到了以博士后名义赴美留学的签证,暑假他向导师请假参加美国一个学会的年会,学会结束后,他给板仓写信说不想回日本了,尽管板仓很着急,让他务必回日本,但唐骏只让小兰把余下一年的学费交了,没再跟回导师。
1990年9月,初到美国的唐骏买了张周游10个主要城市的机票,感受了美国的宏大与自由,最后确定在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业。很快就借助计算机房做出他第一项发明——卡拉OK计分器。朋友试过后都说有商业价值,由于唐骏当时还是个靠奖学金读书的学生,他只能将技术卖给别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日本先锋公司不感兴趣,处境艰难的三星公司以8万美元买断专利,凭着这项专利,卡拉OK机的市场份额从2% 涨到10%以上,三星又将专利使用权以500万美元卖给先锋公司,先锋公司在每台机使用一次,再另付3美元。这件事让唐骏深刻认识到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但 8万美元也使唐骏成为“富翁”。不久唐夫人也到了美国,他们搬到好莱坞山上的酒店式公寓,月租1200美元,与大明星为邻,还买了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