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Yush 于 2007-03-17, 00:21:39:
回答: 《世界日报》:北京人大关切打假诉讼 由 方舟子 于 2007-03-16, 23:47:23:
曹宏威等人在建议中提到:“近年来国内涉及打假(包括学术准则、科学真相)的案件越来越多,其中不少需要根据科学与教育专业知识才能达到真理的,但法庭往往出现不分真相等情况,这明显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八条所提出的‘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等要求,不利于打击犯罪,影响恶劣。”
曹宏威与15名代表在建议中提出了3点:“法院审判任何与科学及教育有关案件,应尊重专业意见。判案应注重结案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不能放纵伪科学,不能鼓励真欺骗。”目前,该建议已经提交。
http://www.caijing.com.cn/newcn/2007lh/lhgd/2007-03-15/16911.shtml
http://www.google.com/search?q=cache:FA_2Mz6zijsJ:www.caijing.com.cn/newcn/2007lh/lhgd/2007-03-15/16911.shtml
曹宏威代表:学术打假诉讼应尊重专业意见
近年来,中国国内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不端行为屡有发生。除了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陆续出台相关规定,希望以此来遏制这种势头之外,包括新语丝创始人方舟子在内的不少民间人士,也积极参与打假行为。但由此带来的诉讼,也呈现出增长的势头。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科普协会会长曹宏威呼吁,应严肃地对待这类涉及到学术不端行为的诉讼。
他指出,与科学和教育有关的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专业意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科学精神和理念。
曹宏威还强调,司法机关应尽量排除各种利益干扰,做到公正司法,从而兼顾到诉讼判决所产生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