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排数理化+英语,基本都在前几名。语文则是因为班主任语文老师的缘故,死活不太喜欢。最困难的是作文,经常两节语文课下来,只能抄写个命题,内容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物理。那时候的甲种本似乎也比较难,但每次考试,120 分钟的题目,我一般 20 分钟完成,很少出错误。或者说从高一末期开始基本都是满分了,偶尔两三次除外,包括高考那次。那时候我们学校也有机会参加全国的物理竞赛,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没能入班主任的法眼,尽管那阶段我的物理考试无一例外的满分。他派了另外一个经常考全级第一的去参加全国物理竞赛。
除了语文,我的政治也是一塌糊涂。尤其是高考前几个月还在背诵“透明得像空气”。最后一两个月就要改考自然辩证法。我们班平均超过 90 分。我大概只考了 70 几分。
高考的其余科目也短路了。我最拿手的物理只考了 89 分。总分 586,这个机型直到我读博士时才用到。
我们那年招生比例其实很低。我考的北农大那一年少招了一半。北京的学校大都如此。然而从人民日报的报道来看,89 年的录取压力似乎也没有多大改变。
这样的高考比例让我联想到葛教授最近的言论,中国的历史学是奴才学和婊子学。可信的东西不多。
附:
## 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年~2012年)
【按:】
- 1977-2012来源:[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2013/0503/c116076-21359059.html)。
- 有说法是1989年实际只招生[约 40 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04/10/90976_43552539.shtml )。北京那年这一届学生比其前后两级都少一半。由此可见中国的统计数字也很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从 1992 年起,招生人数大幅跃升。进入新世纪,每年录取的人数几乎都超过 80 年代最高的报考人数。
- 07-09 年,报考人数超过一千万。普通高校财政主要来源的人口福利自此开始下降。
- 刨去适龄考生规模因素,新世纪大部分考生在八十年代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 时间(年) | 参加高考人数(万人) | 录取人数(万人) | 录取率(%) |
| -- | -- | -- | -- |
| 1977 | 570 | 27 | 4.8 |
| 1978 | 610 | 40.2 | 7 |
| 1979 | 468 | 28 | 6.1 |
| 1980 | 333 | 28 | 8 |
| 1981 | 259 | 28 | 11 |
| 1982 | 187 | 32 | 17 |
| 1983 | 167 | 39 | 23 |
| 1984 | 164 | 48 | 29 |
| 1985 | 176 | 62 | 35 |
| 1986 | 191 | 57 | 30 |
| 1987 | 228 | 62 | 27 |
| 1988 | 272 | 67 | 25 |
| 1989 | 266 | 60 | 23 |
| 1990 | 283 | 61 | 22 |
| 1991 | 296 | 62 | 21 |
| 1992 | 303 | 75 | 25 |
| 1993 | 286 | 98 | 34 |
| 1994 | 251 | 90 | 36 |
| 1995 | 253 | 93 | 37 |
| 1996 | 241 | 97 | 40 |
| 1997 | 278 | 100 | 36 |
| 1998 | 320 | 108 | 34 |
| 1999 | 288 | 160 | 56 |
| 2000 | 375 | 221 | 59 |
| 2001 | 454 | 268 | 59 |
| 2002 | 510 | 320 | 63 |
| 2003 | 613 | 382 | 62 |
| 2004 | 729 | 447 | 61 |
| 2005 | 877 | 504 | 57 |
| 2006 | 950 | 546 | 57 |
| 2007 | 1010 | 566 | 56 |
| 2008 | 1050 | 599 | 57 |
| 2009 | 1020 | 629 | 62 |
| 2010 | 957 | 657 | 68.7 |
| 2011 | 933 | 675 | 72.3 |
| 2012 | 915 | 685 | 74.86 |
| 2013 | 912 | 694 | 76 |
| 2014 | 939 | 698 | 74.3 |
| 2015 | 942 | 700 | 74.3 |
| 2016 | 9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