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时丁年 于 2012-07-17, 16:26:32:
【萨都剌《百字令·登石头城》: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艣,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壁与蔽同音。】
其实“壁”与“蔽”并不同音。壁字按《康熙字典》引《唐韻》标为“北激切”,韵部属入声的“十二锡”;而蔽字按《康熙字典》引《集韻》《韻會》标为“必袂切”,音閉,韵部属去声的“八霁”。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微与危同音。】
“微”与“危”并不同音。微字按《康熙字典》引《唐韻》标为“无非切”,薇音,韵部属上平的“八微”;而危字按《康熙字典》引《唐韻》标为“鱼为切”,韵部属上平的“四支”。
【卢纶《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贾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鼙鼓声。”
城与程同音。改成“云开远见汉阳门,犹是孤帆一日程。”疑问是汉阳门能不能看得见呢?我以为汉阳城也未必能看得见,卢纶所谓“云开远见汉阳城”多半可理解为以“远见”来表达心情之迫切。】
“城”与“程”也不同音。城字按《康熙字典》引《唐韻》标为“是征切”,韵部属下平的“八庚”;而程字按《康熙字典》引《唐韻》标为“直贞切”,既然用来押韵,韵部当然同属下平的“八庚”。
顺便说一句,平水韵将“门”字列入令现代人(包括清朝人)最恐惧的上平“十三元”。这首七律平起,第一句就必须押韵。除非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现行标准,门字用在此处出韵了。
再顺便说一句,黄君建议用“帝业”取代“风流”,用“钟阜”取代“钟山”,都是在必须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帝业总被”一连四个仄声字,讲究听觉美感的黄君不觉得刺耳吗?
黄君认为“既然涉及听觉美感,同音字亦可能令人生厌。”暂且撇开古诗词中常见的“叠字”技巧和“连珠”修辞手段,黄君大可随便选学一种南方方言,自然可以大大减少遇到上述“同音”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