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OldMountains 于 2012-08-06, 05:21:12:
舞弊和作弊不同,前者不仅指考生作弊,而且更主要地,是包括主考者主导作弊,通常是一个团伙,“舞”这个弊。
这么大的事情。
那么问题是:如果蒋事先知道要参加舞弊,她预先把考题放在博客上示众,难道是要揭发自己?如果她事后才明白实际上自己卷入了舞弊(她当然事后会明白,如果真存在舞弊的话),难道还会继续保留这个文章在博客上,直到当年八月正式高考并被加分录取后?直到接受采访,她还堂而皇之地谈这个作文题目,并透露这是主考老师根据她自己提呈的过去(发表的?)文章资料之一《谣言风波》而命题的。她怎么不怕穿帮?还不赶紧删掉博文?
这样明显的行为动机不合理,怎么就视而不见,就可以指控出一个舞弊案来?
实际上,蒋母尚爱兰写过一篇文章,回忆自主招生这段。其明确说蒋方舟和父亲2008年1月1日从北京回到湖北的家。母女二人必有一个日期说得不对。那么方舟子是否没有看到尚的文章?如此重大指控,准备资料竟如此仓促吗?这就是我说的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我不相信方舟子作指控之前看到过尚的文章,否则以这样明显的日期矛盾,方不会不诚实地选“有利于”指控的那一个日期。而且其实,选了尚的说法,而不是蒋的说法,本来比较会更有利于指控一些,因为那样蒋就是考完以后把复述的文章贴到博客上的,可以避免解释蒋事先知道考题后来却的自曝舞弊把柄的不可理解的行为。
关于这个“舞弊”的质疑,网友争论仍很激烈,但日期上倾向于是蒋记错了日子,错后了一个月。现在我看到的是,怀疑也不能说完全无理,但是证据很弱。
问题是启动这个指控的打法。资料占有疏忽也罢了,明显地不能自圆其说么。这种明显轻率的打法,即便最后撞运气赢了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