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xj 于 2006-2-06, 15:45:29:
一石激起千重浪,熊蕾的一篇讨P大宏文引来了无数北大人的愤怒。有指责熊小题大作,有声讨熊只咬北大不咬清华,有痛呼要重视历史,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我认为北大依法确实应该把英文名字从Peking U 改到 Beijing U,但是很多人已经习惯用Peking U, 改不改其实是小事。事实上,在国外,一说Beijing,大家都知道,但谁知道Peking?
但这里有个隐藏的问题很多人没有考虑。就是为什么北大(包括清华和其他几个用旧式拼音的大学)一直不愿依法改到国家规定的正则拼音?
无论从那种角度,北大应该是中国综合性大学的领头羊,清华也是理工类的翘楚。国家对这两所大学的一年投入曾是很多其他教育部所属大学五到十年的投入,但是教育的产出却不能让人满意。国际学术地位在亚洲都排不上一流。
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很容易产生阿Q心态,就是祖先曾阔过。这种打着历史延续的旗号来掩盖自卑在北大清华身上尤其严重。
我无法想象,把别扭的Peking改成世界通用的Beijing会如何割断历史?历史是过去,是已存在的东西,把Peking 改成Beijing, 北大的历史依然存在。再说,国外有多少人关心北大是P大还是B大?北大的历史在中国有地位,对国外一钱不值。
一个大学的声誉来自于她的学术成就。也应该说,除了后门生和腐败分子的子弟,北大清华的学生平均素质是非常好的。如果以后所有的北大人都说自己是Beijing U,而不是Peking U, 只要学术成就上去,国外学术界会很快认同Beijing U. 很多北大的校友肯定也会以新的Beijing U 的译名而自豪。
多点自信,少点虚招,方是正道。